反腐动态
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百年学府四川大学校园内,伫立着一棵百年皂角树。江竹筠(江姐)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就生活在这棵树旁的女生院内。而今,女生院旧址之上,已建起一座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的江姐纪念馆,成为川大校园红色文化重要标志性场所。

  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宝库。革命战争年代,四川大学作为四川地区进步力量的大本营、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培育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在风云激荡的望江楼畔、华西坝上,无数革命师生唱响高亢激越的青春之歌,凝结成为四川大学的红色文化基因。

  近年来,四川大学充分发挥“江姐纪念馆”、“川大烈士纪念碑亭”、“川大英烈碑”、校史展览馆、历史文化长廊等红色文化宣传展示实体平台,以及朱德、张澜、郭沫若、巴金、吴玉章等杰出人物纪念雕像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沁润思政课,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英烈碑。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思政课,是“三进”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四川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三进’工作,把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思政课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甘霖对调研组介绍道。

  党的二十大以来,四川大学先后制定《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方案》、《思政课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以强化教师队伍思想理论武装为关键,以编好用好高水平教材为基础,以打造榜样课程为抓手,以优质教学资源为支撑,以第二课堂为重要载体,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创新观点,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

  融合设置教学专题、增加“微党课”互动环节、引入大量鲜活事例……学期初,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就专门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的实施方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引领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大思政课”教学体系。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队在“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四川省高校理论宣讲选拔赛中荣获特等奖。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我们结合教育部统编课件和即将出版的统编教材,专题设计、集中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展集体备课,及时进入课堂。设立重点教改项目,在编写出版《中国智慧:故事中的新思想》等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学生学习手册》,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融入课程‘教辅用书+教学设计+课件+讲义’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介绍说。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课程。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丽鸽副教授讲授了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她深有感悟:“为了准确、鲜活、深入地讲好这门课,学校整合了思政课专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知名科学家等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专家讲授理论、助教组织研讨、学生交流收获’为主要形式的‘1+1+1’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开展专题教学。”

  这样的讲课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上这门课既能体验专家名师课堂,又能深入研讨交流,使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精髓要义,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把握,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拔尖班学生陈沐歌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丽鸽副教授为全校学生集中讲授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第一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题之一“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学校推出系列精品微课堂,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设计制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等‘马晓理—晓知议理’系列思政微课视频,开展思政课青年教师微课大赛,推动形成思政课教师全员思考、全员研究、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川大师生中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提供了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黄茂副教授告诉记者。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甘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加主动地用好思政课课堂主渠道,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强化实践教学育人第二课堂,发挥川大红色资源优势,打好立德树人组合拳,开启‘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篇章。”

  来源:求是网

  采写:狄英娜 高天鼎 刘名美 杨文娟 王代强 凌珂

上一篇:从这两本采访实录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下一篇: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使命追求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