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观察员 吴国虎
一份看似寻常的合伙结算纠纷,随着法庭文件的公开,竟撕开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背叛。江西男子邹卫国向南乐县法院起诉合伙人张志效索要2.2万元分红款,其诉状中“遭威胁恐吓”“被踢出店铺”的控诉字字泣血。然而被告提交的答辩状及反诉材料,却勾勒出一幕令人震惊的“贼喊捉贼”闹剧——这位率先举起法律武器的原告,竟被指控私开同业店铺、长期旷工、私刻公章,甚至倒打一耙提出24万元赔偿要求。
诉讼迷雾下的致命背叛:同业竞争+私刻公章的“双刀”
2023年9月,张志效发起跨境电商Temu店铺项目,邀请毫无经验的邹卫国加入。根据《合伙人共同出资经营分红协议》,邹卫国仅负责采购,运营核心权限归属张知笑。然而2025年1月9日,张知笑发现:
-
邹卫国秘密开设个人拼多多店铺,公然上架6款合伙项目开发的同款产品;
-
威胁张志效“不得销售相同产品”,试图垄断合作成果;
-
盗用合伙项目办公地址作为其个人店铺注册地;
-
办公场所惊现邹卫国私刻的2枚公司公章及1枚发票章,涉嫌刑事犯罪。
此举直接违反《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二条“禁止同业竞争”的强制性规定。更令人发指的是,当张志效多次沟通要求下架侵权产品时,邹卫国竟置之不理,反而加速铺货同类商品。
索赔闹剧的荒诞真相:虚构4万销售额的“数字游戏”
邹卫国在诉状中宣称2025年4-5月店铺销售额达40533元,要求分得22445元。但反诉证据揭穿谎言:
-
销售额虚增487%:实际销售仅206件商品,金额6881.19元;
-
百万库存黑洞:1221件滞销货品成本17684元积压仓库,按协议邹需负责退货却拒不执行;
-
天价仓储费转嫁:因邹拒绝处理退货,导致两个月产生8891元仓储费,其应承担4445.5元。
讽刺对比:邹卫国索要的22445元“分红”,竟比实际销售额高出3倍有余!
职业底线的全面崩塌:旷工半年却强索万元“美工费”
反诉材料揭露邹卫国系统性失职:
-
旷工达6个月(2024年9月-2025年5月),仅维持每日不足1小时的采购操作;
-
强占合伙资金:将私家车违停罚款200元及私人停车费2200元纳入报销;
-
勒索美工费10660元:按合同美工非张志效职责,但其完成256个产品作图后,邹反要求分摊50%费用;
-
错误操作致亏损:擅自改动产品价格,造成销售损失。
更令人咋舌的是,邹卫国在长期脱岗期间,竟通过个人店铺窃取合伙项目选品数据,上演现实版“农夫与蛇”。
反诉利剑直指不义原告:92万追偿清单下的行业警钟
张志效的反诉犹如一记重锤:
-
追索违约暴利:邹卫国通过竞争店铺获利49723元,全额追偿;
-
滞销货品追责:索回8842元货款加4445元仓储费;
-
不当得利清算:追讨私吞停车费1200元及强索美工费10660元;
-
刑事风险升级:私刻公章证据已提交法庭,或涉《刑法》第280条。
总追偿额达92,371.06元,为邹卫国起诉金额的4倍!
深度锐评:商业诚信的崩塌与司法正义的试炼
本案撕开电商合伙三大暗疮:
-
恶意诉讼产业化:邹卫国以诉讼为盾牌,掩盖同业竞争、侵占资金等劣迹;
-
证据链反杀逻辑:销售数据、公章实物、微信记录形成闭环,戳穿“受害者”假面;
-
行业伦理警示:私刻公章、窃取商业数据等行径,已触碰法律与道德双重红线。
当法庭揭开“恶人先告状”的戏码,此案判决将成为丈量商业诚信的标尺——法律绝不会成为背信者的保护伞!(本文证据材料由当事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