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原酒业特色农业三产融合获肯定 |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赴盘锦、锦州调研乡村振兴新实践
特邀观察员 段庆吉
科技赋能农业升级 -20℃冻榨工艺解锁冰酒密码 在盘锦华原酒庄万亩冰葡萄园,调研组见证了“冰雪经济”向“舌尖经济”的转化。酒庄采用**夜间机械采收+瞬时冷冻压榨**技术,在零下20℃环境提取40%浓缩果汁,每千克冰葡萄仅出汁150毫升。贤勤品尝窖藏三年的金钻冰酒时指出:“北纬41°黄金冰酒带叠加辽河平原特殊气候,使残糖量达280g/L却甜而不腻,这项技术突破让国产冰酒出口单价提升至398美元/瓶。” 不老莓深加工激活林下经济 北镇市葡萄山楂不老莓基地的创新实践引发关注:产学研融合:联合沈阳药科大学研发花青素提取技术,纯度达国际标准90%,建成亚洲最大冻干粉生产线;智慧种植:5000亩基地布设物联传感器,精准调控土壤pH值及光照强度,浆果花青素含量提升35%;订单农业:签约农户亩均增收8000元,带动周边12个村庄成立合作社。 农文旅融合创新 “三莓映月”打造消费新场景 小观音阁景区以“葡萄+山楂+不老莓”为主题构建沉浸式体验链:文化赋能:在清代古建筑群中打造百米莓果长廊,游客可现场采摘并参与古法酿制;数字升级:AR技术还原契丹族“踏锤舞”祭祀场景,扫码解锁百年古树生长历程;消费闭环: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衍生出莓果精油、山楂健胃胶囊等68种商品,农副产品转化率达70%。 北镇葡萄节的国际视野 恰逢第33届北镇葡萄节启幕,调研组参与“全球客商云签约”:华原冰酒与欧盟达成年供300吨协议,打入家乐福高端酒水渠道;不老莓提取物获日本健康食品认证,订单额突破2亿元;俄罗斯跨境电商平台设立“辽西特色馆”,首日山楂制品销量破10万件。 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盐碱地重生绿色奇迹 盘锦华原酒庄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令专家组惊叹:稻冰轮作:春季种植耐盐水稻吸附盐分,秋季引辽河水淋溶,土壤含盐量从8‰降至3‰;生态链构建:葡萄架下养殖中华绒螯蟹,每亩增收5000元,形成“蟹除虫-粪肥田”循环;碳中和实践:酒窖利用地温恒湿系统,年减碳186吨,获全球绿色葡萄酒认证。 闾山生态守护新模式 小观音阁景区推行“文旅反哺生态”机制:门票收入15%投入森林防火系统,布设红外监测塔32座;成立原住民志愿巡逻队,2024年成功阻止盗挖野生药材事件17起;修复辽代石刻群47处,文化保护与生态治理协同评级达AAA级。 贤勤表示:“辽宁华原探索出‘特色种植-科技深加工-文化增值’的三产融合范式,尤其盐碱地改良与林下经济模式,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他特别指出北镇市“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分享产业链60%以上收益,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 华原酒业总经理胡铁刚透露,当地正联合辽宁农垦集团筹建50亿元乡村振兴基金,重点支持智慧农业与健康食品赛道。盘锦市也将规划建设“环渤海冰酒产业带”,打造对标法国波尔多的东方酒庄集群。 夕阳浸染医巫闾山,百年古刹钟声里,果农在莓果长廊悬挂智能监测仪;华原酒窖中,冰酒在橡木桶折射出琥珀光泽。当科技基因注入黑土地,当契丹古韵邂逅健康消费,这条北纬41°的产业融合链,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关东新篇。 |
上一篇:贵州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以查促改 下一篇:深入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 陕西平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