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坚韧和柔情书写责任与担当 ——记2022年度河北省“最美政法干警”康红娥 |
她信念坚定、扎根一线,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她是一位辛勤的法治工匠,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忘我工作的为民情怀,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检察官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她就是大名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2022年度河北省“最美政法干警”康红娥。
手擎法律利剑,她是惩恶扬善的公诉人 十二年前,康红娥怀揣着检察官的梦想,毅然加入检察队伍。为增加检察业务知识积累,她每天起早贪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蚂蚁啃骨头般揣摩每一个法律术语,仔细理解每一条法律规范。平时工作忙,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她攻读完在职研究生法学全部课程,并逐渐成长为精通检察业务的“行家里手”。 2020年,她参与办理了一起涉黑专案,在首犯外逃出境未到案的情况下,她和同事们一起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人员转变侦查思路,及时固定客观证据,收集衍生旁证补强定案关键证据,庭前充分做好公诉预案,从讯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准备,最终该犯罪集团1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罚,无一人上诉,达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自从“两反”转隶以来,康红娥负责本院的职务犯罪审查起诉工作,由于监检衔接是新事物,从提前介入引导调查,到强制措施的转换、法律文书适用,再到证据审查、出庭应对,她都事无巨细、尽心尽力,为后续案件顺利办理蹚出了路子。2021年她办理的一起玩忽职守案,在律师做无罪辩护的情况下,她庭前准备相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判例等资料多达几百页,形成高质量的公诉意见书,最终两名被告人不仅被分别判处十个月、七个月有期徒刑且未适用缓刑,公诉意见书的许多原句被法院判决原文引用。 全方位司法救助,她是检察温度的传递者 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更是“一头系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检察机关关爱”的民心工程,传递了检察温度。 2021年,康红娥到控申部门工作后,把司法救助工作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张某甲、张某乙两兄妹的母亲被父亲杀害,父亲被判无期徒刑正在服刑中,生活、教育陷入极度困难。两兄妹的生活一直牵动着康红娥的心,她在做好走访调查、核实情况的同时,凝聚社会力量,联合妇联、团委、教育局、民政局、申请人所在地乡镇及村党组织、爱心企业家召开联席会议,为全方位救助兄妹二人“量身定做”救助方案:积极筹集资金,为二人筹集救助金6万元;协调妇联,选派专业人员对二人进行心理疏导;倡议爱心企业家为二人捐款捐物;根据两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及时向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民政机关及时确定该两名救助对象为事实孤儿;向教育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教育部门确保该两名救助对象接受正常教育……同时为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实到位,她还将自己所在的党支部与救助对象所在地党支部进行共建,实现对司法救助的跟踪监督。该案例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选树为全方位、多元化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探索企业合规改革,她是检察改革的急先锋 2020年3月,最高检在上海等地的6家基层检察院开展企业合规试点工作,这标志着企业合规改革拉开了序幕。康红娥所在的检察院并不在第一批、第二批改革试点单位的范围之内,但大名县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2021年5月成立了企业合规专项工作小组,康红娥被任命为组长。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供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康红娥充分发挥进取精神、无畏精神、工匠精神,研读国家政策,翻阅国内外有关企业合规的调研资料,对检察机关在企业合规中的职责和定位反复思考,多次联系试点单位,和他们探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探索解决之路。 一个月之后,她牵头制定了《建立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的意见》,联合大名县工商联等14个部门率先成立邯郸市首家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管理委员会,并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公开选任60名专家作为第三方评估的组成人员,起草了第三方管委会工作规则、第三方人员选任管理办法、第三方组织运行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成功办理了全市第一起企业合规案件。因做法典型、措施得当,康红娥代表邯郸在省检察院的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的口号,有的只是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有的只是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坚守,康红娥用自己的真诚与付出诠释着一名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坚韧和柔情书写了一名检察官的责任与担当。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于晓 苏醒 通讯员 韩晓婵 |
| 上一篇:济南:召开廉洁文化建设推进会议暨警示教育 下一篇: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