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王彤宙:企业家精神是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十年,国有企业聚焦价值创造,在稳定经济大盘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仅“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就累计上交税费17.6万亿,约占同期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未来,国有企业如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认为,关键在于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力、产业链条的控制力、价值创造力、体制机制活力以及弘扬企业家精神。

        王彤宙1月6日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

        具体来说,他认为: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的策源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正在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王彤宙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唯有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唯有创新才能使企业行稳致远。”

        他表示,“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一是坚持“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内引外联,跨界融合创新联合体,构建更加系统、高效完备的创新体系。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换核、强兴、复制、融合,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主动拥抱绿色革命,全面发展智能产业,积极践行双碳和智慧行动,拓宽市场竞争的“护城河”。三是优化科技攻关激励机制。培育科技人才,优化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入更加强劲的原动力。

        二是增强产业链条的控制力。他提到,当前企业间的竞争正在逐步从产品竞争升级为产业链条竞争,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通过提升产业链条控制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发展高地。近年来,国有企业强力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积极培育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链“链长”,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实践成果。

        他建议,增强国有企业产业链条的控制力,一是要着眼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源源不断地提供质量更优、服务更好、人民群众满意度更高的产品。以更高水平服务保障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二是要突出主责主业,做精专业,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业务做细做精,成为细分行业领导者,坚决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将资源向自身优势领域倾斜,切实提升专业化能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三是要开展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强化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布局,通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创新延链,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更好发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引领作用。

        三是增强价值创造力。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产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96家。

        王彤宙提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运营质效不高、发展根基不牢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任重道远。实践证明,价值创造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身之本。

        王彤宙表示,新征程上,增强国有企业价值创造力,一是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加快从偏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二是要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国民经济稳定器作用。坚持紧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强化成本管控和增加值创造,拓宽资源、资产、资本的转换通道,全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三是要深刻把握国有企业安全发展压舱石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系统思维,严防各类“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严管非主业投资、严格预算管理,全面健全风险管控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他建议,“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一定要加强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要把握好中国特色,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切实把制度和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三要加快数字化管理变革,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全面推动公司管控由行政命令型向现代治理型转变,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王彤宙表示,“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否需要企业家精神,一直以来有各种杂音。其实不管什么所有制,无论是国内国外,要想做好企业都需要企业家精神。”

        他进一步论述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企业家精神要求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既要是讲政治的企业家,又要是能管企业的政治家,两者貌似各自独立,其实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

        最后,他表示,弘扬企业家精神,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要有爱国情怀,主动为国担忧、为国分忧,引领企业家当好践行国家战略的国家队。二是要勇于创新,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三是要有国际视野,提高国际规则把握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风险防范能力、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带动国有企业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上一篇:上市不等于“上岸”    下一篇:沈腾委员:不给校园霸凌留下“灰色地带”
反腐动态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