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汽车上高铁站台接客:在市场上用钱能买到的不是特权
作者 辛省志   来源:南方周末

        近日,一辆私家车进入高铁站台接人的视频,让西安北站上了热搜。西安铁路部门回应:这是他们提供的“贵宾优行服务”,单次只要花500块,就能享受车辆进站和贵宾候车服务。不料这一回应,引起了更多热议:有钱人就能享受“特权”,这公平吗?占用公共资源服务有钱人,对普通乘客是不是不公平?铁路利用公共资源圈钱,是不是铜臭味太浓了点?

        其实,花钱买服务,不是什么新鲜事。火车站以前有站台票,每人两块钱就可以进入站台、车厢送人。还有小红帽服务,只要花几十块钱,就可以有专人帮忙运行李上车,乘客也可以从特殊通道提前上车,不用和其他乘客一起挤在候车室等检票。不过到了高铁时代,由于高铁停站时间很短,这些服务在高铁站都没有了。但贵宾候车厅依然存在,只要花钱买更高价的商务座或者一等座,或者单独买贵宾候车服务,就可以使用。机场的贵宾候机服务更是早就存在。

        这些本质上同样是花钱买服务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多少争议。为什么花钱把私家车开上高铁站台,就引起如此多质疑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没有这样的服务,网友们第一次见,感到新鲜,提出质疑也非常正常。如果这一服务随处可见,大家也就司空见惯了。另一方面,也是现今公众的权利意识觉醒,遇事都要问问是不是公平、有没有特权侵犯公众权利的问题。

        其实,只要是明码标价的商业化服务,人人只要掏钱就可享,那就不存在特权。可以用钱从市场上买到的,不是特权,特权是钱买不到的。

        在1980年代,有钱也买不到飞机票,只有团县级以上级别的干部,拿着单位的介绍信,才能坐飞机。而如今,任何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乘坐飞机了。没有商业化服务的地方,才是特权更容易施展的空间。没有商业化服务,普通人就没有得到服务的机会,而权力则总是可以发挥作用。有了商业化服务,人人只要付得起钱,就可以享受之前只有权力才能享受的服务,权力长袖善舞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市场消灭了特权。

        有人质疑,高铁站收高价服务费给小部分有钱人服务,是利用公共资源谋私利。高铁站确实属于公共场所,在建设中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原铁道部更是作为政府部门,享有很多行政资源和财政支持,高铁建设资金中也不乏财政资金。

        但在政企分开后,国铁已经成为公司,铁路、火车站等成为国铁总公司的资产,国铁也负起了自负盈亏的责任。而除了京沪高铁等少部分线路,大多数铁路公司都在亏损。当然,因为铁路公司的资产都是原公共资源划转而来,铁路公司必须首先承担起服务普通乘客的责任。而在服务好普通乘客之余,利用空余资源,推出贵宾增值服务,未尝不是铁路部门增加收入减少亏损的一种办法。

        至于汽车上站台的安全问题,相信铁路部门也经过了评估。站台在设计建设之时就考虑了车辆通行的问题,媒体也有过救护车进入站台运送急救病人的报道。因此,车辆上站台,并不会“压坏”站台。

        至于一些网友担心的交通安全,从西安铁路部门此前对这一服务的宣传以及网传视频来看,汽车上站台接送乘客,是从专用通道进入,车辆也是停在离车厢较远的专用停车位,而且汽车是在列车进站前就已经进入站台停好了,在其他乘客都离开站台后才可以再从专用通道驶出。这样的安排,基本上可以解决安全方面的担心。除了需要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指引之外,也没有占用过多的公共资源,没有妨碍其他乘客正常进出站。

        当然,如果花钱购买这项服务的人太多,站台上停满了车,那确实有可能影响到普通乘客。但是,如果这项服务那么受欢迎的话,铁路部门可以提高价格,来减少需求量,保证站台秩序和普通乘客的权益。

        市场经济时代,服务提供商为不同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服务不同需求的人群,本是常态。对高铁来说,有钱人花更多钱享受VIP服务,可以增加铁路公司的收入,让铁路公司能以更低的价格向普通乘客提供更普及的服务。高铁商务座、一等座,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允许铁路公司通过差异化服务向有钱人收更多钱,那恐怕只能由全体纳税人埋单来覆盖亏损,这对所有人来说,可不是好事。


上一篇:无故殴打残疾乞讨者,法律岂能“不予追究”    下一篇:赵建:不要让民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反腐动态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紧盯惠农富农政策落实 督促主管部门履职尽责
人民日报社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河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廉政法制
依规依纪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给予处分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
中央政法委牵头,首次对各省区市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中央督导
张军与36名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 强调 巩固脱薄工作成果 脚踏实地持续抓实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