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全面从严治党启新程之“正风肃纪篇”
新华社记者 黄 玥 孙少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纠治“四风”任重道远,作风建设永不停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的二十大对抓作风、反“四风”作出新部署,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鲜明信号。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一刻不松、半步不退,以斗争精神抓作风、反“四风”,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驰而不息纠“四风”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30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6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179人……”

    2022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2年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111个月公布。

    数据无声,却传递出清晰的信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毫不松懈狠抓作风,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要抓“常”抓“长”,也要抓“节点”、抓“考点”。

    “湖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曹广晶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公款吃喝,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问题”“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财政资金建设景观工程问题”……

    2022年12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缺失,特权思想严重,不收敛不收手,花样翻新搞“四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

    紧盯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节日病”,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精准施治、久久为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对享乐奢靡问题露头就打,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纾民困解民忧 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以前只是听说有高龄补贴,但不知道手续怎么办、去哪里领补贴,在你们的督促下,社区同志主动找到我把手续办好了。”

    2022年12月20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雪松社区,刚刚领取了高龄补贴的八旬老人王大爷笑逐颜开。

    据介绍,今年以来驻马店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养老领域专项治理,督促市民政局全面排查全市应享高龄补贴人群数据,对全市21万名80岁以上老人逐月足额发放补贴。

    群众期盼处,就是作风建设的发力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聚焦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

    “8月30日,7月电费支出7930元;9月7日,省级美丽乡村奖补资金收入10万元……我们用手机一扫,就能查看村里的收支情况。”2022年12月12日,山东省莒县长岭镇石井一村村民史安波在农闲间隙,又体验了一回“码上监督”。

    “码上监督”是莒县纪委监委以农村“三资”监管为重点打造的智能化监督新模式。村民只需用手机扫码登录平台,就能查看村务公开情况,对有疑问的可以随时在线上反映,有效地让监督直达群众“指尖”。

    一年来,一个个案件、一次次整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只有营造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深入推动“打伞破网”常态化机制化部署开展整治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

    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让铁纪“长牙”、发威

    “从政治生态调研情况看,分管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较好,多数部门班子和干部队伍干劲较足,但同时也一定程度存在着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不够强等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向您提出几点建议:进一步督促分管部门党组加强教育、加强管理;进一步督促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是近期吉林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相关部门“一把手”谈话的场景,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128.5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87万人次,占总人次的67.7%;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32.4万人次,占25.2%。

    可以看到,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人数占比仍然保持在90%以上,充分体现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日常监督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从扎紧制度的篱笆,以有纪可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有力行动,推动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浓厚氛围;到开展经常性党纪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动广大党员真正把纪律严起来;再到把严的要求贯穿执纪监督全过程,切实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干部醒悟、知止……纪律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法贯通,巩固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化成果,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纪律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和治本之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上一篇: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作工作报告    下一篇:实地走访、联合检查、约谈提醒 监督保
反腐动态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