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坚守赤诚初心 一辈子跟党走

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富清

发布时间:2019-07-26 08:3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95岁高龄的张富清穿上军装,戴上军功章,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资料图片)

张富清生活简朴,浇水的花洒都是他用旧矿泉水瓶做的。本报通讯员 李正飞 摄

  斑驳的白墙,用了三十多年的老家具,一推就咯吱作响的木门窗,诉说着主人的简朴。这是在湖北省来凤县城的一个普通小区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富清老英雄的家。

  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全党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之际,记者走进老英雄家,听他讲述初心故事。已是95岁高龄的张富清,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讲话时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说到兴头上还哈哈大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什么入党
  ——“跟党走,为人民谋幸福”

  1948年8月,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24岁的张富清火线入党,这时距离他参加解放军仅仅4个月。

  时隔71年,张富清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正在行军的部队停下来,专门为他入党召开了集体会议。“有全连的干部、共产党员参加,面对党旗,我们指导员领读宣誓词,我就在党旗面前宣誓。从此我就想,我入了党,我就是党的人,要永听党的话,永跟党走,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为什么要入党,张富清说共产党的部队是真心为人民的。

  “跟党走,为人民谋幸福”,是张富清最朴素的认识,也是他记了一辈子的信条。

  入党后,张富清作战更加勇敢,每次组织突击,他总是第一个报名。

  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首先要明确,为谁打仗、为谁工作。“在这一点上,我思想非常明确,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任务越是艰险越要抢先带头去完成,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说着这话,张富清的思绪又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壶梯山战役时,他攻下敌人一座碉堡,为后续部队打开缺口;永丰战役中,他率先攀上永丰城墙,又孤身一人炸掉两座碉堡……张富清也因此多次荣立战功。

  然而战斗结束后,老人却把军功章悄悄地包了起来。“同牺牲的战友比,我这算什么。”说起这些,老人眼中泛出了泪花。

  右身腋下,被燃烧弹灼伤,黑乎乎的一片;脑袋上面陷下去一条缝,一到变天就疼痛不已……战争在老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也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强。

  张富清卧室的老式写字台上,有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书中的一页,老英雄用颤抖笔触做下标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

  干部怎么当
  ——“不苦不累,要共产党员做什么”

  选择,是记者和老英雄交流时多次提到的话题。张富清人生中有不少选择的机会,但他总是选择最难的那个。

  新中国成立后,张富清跟随部队来到新疆参加建设。1953年,全军抽调有作战经验的连职及以上军官参加抗美援朝。已经在喀什安顿下来的张富清本来可以选择留在当地,不再冒枪林弹雨的危险,但他毅然主动请缨,和战友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党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这个倔强的军人,用行动诠释着绝对忠诚。

  当他们万里迢迢刚到北京时,朝鲜战争形势缓和,这批骨干被送去学习文化知识。随后不久,在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赴各地开展慰问活动时,张富清和战友们一人领到了一块纪念章和一只搪瓷缸。

  在张富清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已经“60多岁高龄”的搪瓷缸——一面印着天安门、和平鸽图案,一面印着“赠给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字样,缸体很多地方明显可以看到修补的痕迹,一些字迹已经模糊。

  这个缸子是老人爱不释手的宝贝,因为它见证了老英雄作出的无悔抉择。

  1954年底,在武汉的中央军委航空速成中学完成近两年的学习后,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当时有多种选择:留在大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返回老家,方便赡养母亲;或者响应党的号召,到偏僻的鄂西山区支援建设。

  “部队号召我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听到恩施急缺干部,张富清带上搪瓷缸和几件衣服,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一脚跨三省”的恩施州来凤县。

  一同而来的妻子见到住的地方就傻了眼——没有床板的床,一个木箱子,加上一床被子,成为屋里仅有的“三件套”。“怎么会这么苦?”

  张富清却笑了笑,“不苦不累,要共产党员做什么?”

  干部,干部,就必须能干事。到来凤后,张富清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在每个单位都选择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那时的他,其实只要亮出自己的军功章,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干更轻松的工作,但张富清却把军功章锁进了箱子,连子女都不给看。他说自己是来干事的,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为群众办实事,作出这个决定时张富清没有任何犹疑。但有些决定却不是那么容易下。

  20世纪60年代,国家建设面临困难,全面精简人员。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下岗”。

  张富清知道,妻子“下岗”会给本就清贫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但想到当时国家面临的局面,想到自己的岗位职责,还是硬着头皮对妻子提出了要求。“打铁要自身硬啊,我是在那里管这个事的,我不把我自己的人先动员下来,怎么去做其他人的工作?”

  为人民服务,说出来不难,做到却不易,做一件不难,做一世却不易。在人生诸多的路口,张富清都跟从初心选择了最应该走的那条路。

  给后人留什么
  ——“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我怎么看”

  老父亲的英雄事迹,张健全大部分是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的。每当想起父亲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经历,他总会悄悄地抹眼泪。

  在这个来凤县委巡察组组长印象中,父亲是个平凡而严厉的人,与“英雄”本是靠不上边的。

  说平凡,是因为张富清从来没有炫耀过军功,连子女们都只知道他曾经是个当兵的;说严厉,是因为父亲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都很严,曾严令子女们不能打着自己的旗号办事。

  “党和国家给我的已经足够多了,我还能再奢求什么?”这是张富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公与私的分别,在他的眼中看得比什么都重。

  大儿子张建国高中毕业,有机会招工到恩施的一家国有企业。张富清分管这一块工作,却动员儿子响应国家号召到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工作。他宽慰儿子:“我是国家干部,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办事,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我怎么看?”儿子住茅棚开荒种地,一干就是好几年。

  有人劝张富清“灵活点儿”,他却正色道:“我是国家干部,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如果我给自己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坚决不能做。”

  采访间隙,张富清到阳台上浇水,记者才注意到,阳台上的不少花盆是张富清用用过的抗生素小瓶一圈圈绑起来做成的,而浇水的花洒则是盖子上直接扎了几个眼的旧矿泉水瓶。

  “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给全家人立下的规矩。张家的子女们没有一个在张富清工作过的单位上班,却都凭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肯定。

  离休后的张富清也没闲着,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也有深刻理解。

  对于腐败分子,他说这些人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们腐化变质的原因就是用私心杂念代替了赤诚初心。“私心杂念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敌人,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祸害。”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他说:“反腐倡廉对国家兴亡、对人民生活的幸福都有重大关系,在这些方面不加强,就会削弱我们党的领导……只有反腐倡廉、消除败类,使每一个干部真正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国家才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昌盛,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说这些时,老人眼里闪着光。

  记者临走时,请老英雄讲几句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寄语。他笑了笑说:“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党叫做啥就做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实在在地为党为人民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记者 毛翔)

上一篇:不忘初心 习近平点赞过的好干部    下一篇:李敷仁:一滴血只要为人民流出 都不会白费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