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手术台上给患者“加价” 这医院捞钱套路真多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8日 08:5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焦点访谈丨手术台上给患者“加价” 这医院捞钱套路真多

  不久前,有一些患者向《焦点访谈》反映,她们在一家医院看病时,医生告诉她们得做检查,可在检查时医生又说,光这么查不行,还要怎么怎么查,反正是从少查到多,从浅查到深。甚至查着查着,就诱导你要做个手术,而且是做完一项又被要求做另一项,价格嘛,你在手术台上的时候,他说涨就涨,还要求给了钱才能继续做。查个身体怎么就变成了手术连环套呢?

  不久前,有观众向《焦点访谈》反映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了一些很闹心的事情。记者在这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小雨今年25岁,记者看到她时,她刚刚从这家医院看病出来。十多天前,她因为小便时有些不舒服,走进这家医院想检查一下,没想到这下陷入无休无止的治疗。

  小雨说:“啥也没干光检查就花了两三千,完了又说做宫腔镜,我说不想做,他就一直说到你做为止。”

  据了解,宫腔镜是一项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它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能存在子宫穿孔、空气栓塞等多种并发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是一个专业的微创诊治部门,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今年1到10月,他们中心近12万例门诊中,进行宫腔镜检查的人数只有8000多,只有不到百分之七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那么小雨的医生建议小雨做宫腔镜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问医生为什么要建议小雨做宫腔镜时,长春和美妇科医院医生武昭辉说,忘了为什么让她做宫腔镜检查。

  一个宫腔镜的手术费用是580元,可小雨要付出的不仅是这个数。小雨说,做宫腔镜之前医生告诉她,她体内还有一个赘生物需要去除,价格是1800元到2800元。在医院滚动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这个赘生物手术的价格是2680元,可是等到小雨在手术台上进行宫腔镜探查时,医生告诉她这个手术价格是4800元。记者找到当时给小雨治疗的医生武昭辉了解情况。

  武昭辉说:“小雨今天也问我了,是不是你当时说从1800元到2800元。我说从1800元到5800元不等,因为你一个是赘生物数量多,另外一个做便宜的,做完了之后会形成瘢痕,所以做4800元的。”

  医生在手术台上告诉她只能做4800元的,别的都不能选,而这个时候小雨已经无力抗拒了。

  小雨说:“到手术台上就给你绑上了,好多人,而且特别疼,我就没有办法了。跟我说四千八百多的必须得做了,不做怎么怎么样。那个时候特别无助,相当于给你绑在了手术台上,不做也得做,然后就麻药上了,就做了。”

  做了这项切除术,等到手术做完,她还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时,她又接受了一个照射治疗。

  小雨说她不知道,钱是朋友交的,朋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就这样,从走进医院查个小毛病开始,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将近1万元已经花出去了,这其中大部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求支付的。对于这样的收费和手术模式,医院的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记者:“手术前说好的价格,不管交还是没交,到手术室里有变化会怎么处理?”

  长春和美医院院长康玉敏:“没有这种可能。”

  记者:“在手术以前就应该完成这些?”

  康玉敏:“进手术室以后基本缴费都已经完成了。”

  记者:“手术费四千八怎么交的?”

  小雨:“是我在手术台上,他问我让你朋友交,还是你交,那个时候我还清醒着,我就说让我朋友把手机拿来我交。”

  记者:“你没有觉得不对劲吗?为什么要在手术台上转账?”

  小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特别难受,一系列检查之后身心俱疲,已经受不了了。”

  患者小雨的宫腔镜报告,检查时间清楚地标明是11月13号15点44分,而她手机里的微信支付截屏交易记录显示,当天下午15点52分,也就是在宫腔镜检查后8分钟,她通过扫二维码支付了另外一项手术的费用4860元。小雨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不少患者对这家医院的类似投诉。这家医院先推荐、说服患者做个宫腔镜580元,等患者在做宫腔镜探查术时,有的医生会提出其他手术的要求。另一位17岁的女孩小陈就是这样。她在这家医院做完了宫腔镜检查后,医生要求她再做一项手术,她当时坚决不同意。

  医生没有理会小陈不做手术的意愿,而是走出去找到小陈的母亲。

  小陈的母亲说:“孩子子宫必须得贴个膜,说挺重,得疼得要命。这么一说我就害怕了,给签字了。”

  心理专家认为,实际上医院医生利用的就是患者求医时的特殊状况。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刘远说:“我认为在宫腔镜做开始和之前,这是两个阶段,之前用得寸进尺这种效应,一步一步让患者越来越多做检查和处置。但是一旦宫腔镜上了以后,我个人认为就不太一样了。除了心理以外,物理的控制是非常现实的,因为在面对医生和医院的时候患者基本在行为控制上是弱势的状态,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这种情况不光是这些患者,换了任何人,在那个位置上恐怕也要做后续治疗,听之任之了。”

  这家医院医生利用的是患者和家属对病情的担心和对医院的信任,可是这医院的资质实际上也有水分。在这家医院的网站上声称是自己二级专科医院,实际上采访中院长承认连一级医院都不是。

  11月14日,长春当地一家媒体就曾经报道过另一位患者刘女士在和美医院的经历,也是这个套路。和之前那位小雨患者一样,医生不仅建议她做宫腔镜探查,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了两个小手术。在手术之后,她在没有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被要求交钱,支付了7000多元的手术费用。因为刘女士随身并没有带多少钱,刷了好几张卡才支付成功。

  记者:“这五张卡都是护士帮你输的密码?”

  刘女士:“嗯。”

  记者:“签字了吗?”

  刘女士:“签了,签得很模糊,只有一个签全了,是他把着我手签的。”

  这几张刷卡凭条就是刘女士刚刚手术后因为麻醉未醒,而歪歪斜斜签下的名字,有几张她连名字都没有签全。

  长春和美医院院长康玉敏:“可能医生讲解病程过程中患者没有听清楚,或者医生没有给患者解释明白。”

  记者:“你们对医生有没有做处理?”

  康玉敏:“有,这个医生已经辞职不干了,因为跟患者沟通没有到位。”

  仅仅是个别医生沟通没有到位吗?记者了解到,给节目中这三位患者进行治疗的是不同的医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给患者做出了做宫腔镜的诊断。记者把小雨和刘女士的B超报告提供给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几位妇产专家。从报告上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做宫腔镜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孟元光说:“我觉得可以观察,还没有做宫腔镜的指征,主治医生做这个判断,一般来说都有诊治的规范,有一定的经验,会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种做法可能治疗有点过度了;另外一个就是治疗的适应证把握不准,治疗过程中术前的评估没做到位。”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陈蔚琳说:“盆腔积液不是做宫腔镜的指征,这是无指征操作,就是说没有必要,过度治疗、过度检查。”

  让根本不需要做检查的患者做宫腔镜探查术,这些原本只是想看个门诊的患者一步步做了更多的治疗和手术。刘女士的经历被媒体曝光之后,长春市卫计委介入调查。

  长春市卫计委医政处工作人员康凯说:“在手术台上告知患者缴费是不允许的,诊疗行为发生之前要有一个详尽的告知,取得了患者同意之后再进行相关诊疗行为,这方面国家是有规定的。医院在医患沟通中,诊疗行为交代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有欠缺。我们对他进行了批评约谈,而且也在大会上通报了,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了解。”

  近几年,一些医院术中加项、术中加价的现象也多次被媒体曝光。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就在今年十月,国务院刚发布了新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加强了预防手段。其中第四十七条规定,医生或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由县级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暂停执业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行政执法已经有了明确的依据和办法。11月中旬,当地媒体曝光刘女士的遭遇之后,长春市卫计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长春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中医与计划生育监督科科长张铭仁表示,还没有跟当事人联系,现在在走医院调查程序,医生把笔录取完之后下一步进行调查。

  几位患者的经历值得同情,更值得深思。且不说这些手术究竟是否必须要做,是不是属于过度治疗,作为医疗机构事先不按规定明确告知,等患者上了手术台动弹不得的时候再加项目加价钱,就有胁迫消费、强制消费、欺诈消费的嫌疑。如果面对患者,骗你没商量,吓你没商量,那这样的医院真是病得不轻了。

(责任编辑:杨淼)

上一篇:湖南常德:不下井职工领职业病补助 一线矿    下一篇:调查:北京这座地铁站,为何一建九年?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紧盯惠农富农政策落实 督促主管部门履职尽责
人民日报社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依规依纪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给予处分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