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300万条个人信息被转卖 警方告诉你信息都干什么用了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2日 08:38   来源:扬子晚报   

  昨日,记者从连云港市公安局获悉,公安部督办“9·2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已成功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公民信息300余万条,存储量达1.7T。在案件的研判和侦办过程中,还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在“滴滴出行”平台进行刷单套现诈骗,以及在中国银联等网站批量注册成为用户,非法获取银联红包用于京东商城、国美黄金等购物或者返现等新型网络犯罪。

  通讯员 张林军 姚鑫延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飞

  300余万条公民信息被转卖

  2016年,连云港市公安局网安部门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局党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净网清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上突出犯罪。2016年6月,网安支队案件查处大队在工作中发现,连云港市网民刘某某(男,24岁,东海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且涉案数量巨大。经深度研判、循线追踪,逐步查明一个盘踞全国互联网络、覆盖20多个省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相关涉案人员200余名。

  由于案情重大、犯罪手法新颖,连云港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永生亲自坐镇指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对此案展开联合侦办,逐步扩大战果。去年9月22日,公安部将该案明确为“9·22”部督挂牌案件。次月12日,专案组组织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抽调40余名精干警力,分赴福建、湖北、浙江、山西、辽宁等地同步开展抓捕工作。行动中,抓获团伙一级代理商和二级、三级分销商以及购买使用者在内的犯罪嫌疑人22名,扣押涉案银行卡70余张、作案计算机20余台、作案手机20余部,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300余万条。

  经查,犯罪嫌疑人曹某某(湖北荆州人)、王某某(福建泉州人)等人通过网上购买大量公民户籍资料、车辆信息等300余万条,向下线人员分别转卖、销售公民个人信息千万余次,非法获利数百万元。

  个人信息被用来虚假注册骗补贴

  其中,山西籍犯罪嫌疑人吕某,利用非法购买的驾驶员、车辆信息实施诈骗,注册“滴滴打车软件”,套取滴滴公司补贴一百余万元;浙江籍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利用非法购买的驾驶员、车辆信息,代不具备车主资质的人进行虚假注册,非法牟利三百余万元。这也是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衍生出的新型网络犯罪手法。

  在2016年2月份至8月份,此案中的其他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以购买的方式获取公民个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等信息,在中国银联等网站批量注册成为用户,非法获取网站奖励的银联红包。后将银联红包用于京东商城、国美黄金等平台购物或者返现,非法所得累计二十余万元。此外,犯罪嫌疑人还将买来的公民信息用于网站推广,帮“糯米”、“美团”等网站“刷单”,从中牟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抓获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已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诈骗罪被审查起诉。全国各地的100余名涉案嫌疑人情报资料已上报公安部,由人员归属地公安机关实施抓捕。

  虚假注册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据网安支队案件查处大队大队长李东泽介绍,本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购买大量的驾驶员信息,用来注册“滴滴司机端”,并采取软件进行批量注册,提高注册效率。同时,犯罪嫌疑人还运用非法软件修改GPS位置信息、模拟行程,发布虚假行程,以此在“滴滴出行”平台进行刷单套现诈骗,骗取例如“首单奖励”等补贴。

  滴滴方面表示,平台司机注册需经过严格的三证验真和背景筛查,剔除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的人员进入平台,但是犯罪分子通过违法行为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和证件资料钻空子。目前,滴滴已经采取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门槛,也希望与上游负责管理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机构一起探索,从根源上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案。

  此外,根据李东泽介绍,在网络新型犯罪的发展期间,还衍生出有偿代替无资质人员进行注册的行为。代注册行为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包括刑事犯罪、治安案件及交通违法追责等问题。

  在本案侦破的过程中,掌握到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后,连云港市公安局与滴滴设立警企联合打击小组,共同汇总分析案件数据,通过滴滴平台大数据信息梳理,一举将案件侦破。今年1月19日,滴滴出行安全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专程来连表示感谢,就公司与连云港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安全合作事宜进行交流,未来将加强安全合作。


(责任编辑 :傅云鹏)

上一篇:江苏沭阳一法官被案件当事人车撞刀捅 案件    下一篇:女子称花3000万购110套房 新开发商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