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于成龙是如何成为“第一廉吏”的

发布时间:2017-02-15 16:38 来源:解放日报  

  最近,中央电视台重播了电视剧《于成龙》,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作为“天下廉吏第一”,这位清朝的官员在300余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成为话题,这既说明其为官之道、道德文章具有的长远价值,也表明在反腐倡廉时代背景下公众的某种期待。

  沉潜乡野几十载

  了解民间疾苦锻炼个人才识

  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称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升迁。制度设计的益处在于,官员能够经历各种职务、不同环境的历练,进而逐渐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并锤炼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则在于,每一级职位对于年龄的要求较高,故当事者倾向于及早跻身于高级官员的行列,易急于求成。

  实际上,沉潜深思、修身养性、积累经验、久久为功,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与其一味推崇少年天才,不如推崇那些默默努力、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大器晚成之人。于成龙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少年时代,他就勤奋好学,熟读诗书,且明晓事理、见识过人。他曾在明崇祯十二年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迟迟未能走上仕途,于是便在家过着清苦的耕读日子。这样的岁月锻炼了他的才识,也让其对民间疾苦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不能不说是一种帮助。

  于成龙在家乡时就名声在外。有记载说,明末盗贼蜂拥而起,乡里居民曾欲修筑堡寨以做防卫,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于于成龙家的祖坟附近。风水先生认为这将不利于风水,但于成龙笑着回答:若能保千家万户平安,独对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轻,应当修筑。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思考问题往往能从大局着想,体贴百姓疾苦。这与其后来的从政思想是一脉相承。

  多地州县任上

  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

  《韩非子》记载,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武。这句古语对设计一套科学的干部遴选机制很有启发。高级官员的成长总是需要在基层、在艰苦区域的锻炼。

  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山西到罗城,行程将近6000余里,家人、亲友很为他担心,但他不以为然,决心要为民做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罗城地处荒僻,条件十分艰苦。据于成龙文集《于清端公政书》记载,罗城没有城郭,城内居人不过数家,满目荒凉,野狼遍地,甚至没有官衙,最初只能寄居在关羽庙,把床安放在周仓塑像之后,以院内积土当作几案,旁边挖坑做饭,炊具也只有一锅一盆。没过多久,他带的两个仆人就遇到瘴病而死;另一个仆人见此情形,也告辞而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罗城盗贼频繁,一方面是因为贫穷,自然条件险恶,另一方面也与族群关系复杂有关。除了汉人外,当地还有瑶人等民族,民风强悍,相互仇杀,且有人据险为盗。为此,于成龙编查保甲,约束居民,同时率乡勇直捣盗贼巢穴。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居乐业,尽心于农耕。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胡恒

上一篇:山西运城:举办知识竞赛传播党章党规知识    下一篇:第四届“清廉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反腐动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加强清廉学校建设 营造立德树人优良环境
四川开展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 同题共答推动真改实改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刑罚执行监督工作
明纪释法 | 关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失职行为纪律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