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17岁留守少年除夕夜自杀 遗书:爸爸总给我压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9日 08: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宝的父亲正在整理小宝的遗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摄

  立春后天气依然阴冷,在云南省镇雄县盐溪村沙塘组,年味儿还没散去,公路附近却添了一座新坟。这座砖砌的坟墓看起来很简陋,没有墓碑,坟边七零八落地摆着花圈。

  墓主人是17岁的小宝(化名),他生前是一名留守少年。除夕夜里,小宝选择喝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了一份遗书,把自杀的原因归咎于父亲——“我还很年轻,不是那么想死,但我受不了气……”“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我的死是你造成的,与其他人无关。”

  这个17岁的少年有怎样的悲伤?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小宝成长的乡村,调查这位少年的自杀之谜。

  17岁少年除夕夜轻生

  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过泥泞的菜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小宝家。这个家有3间破旧的瓦房,瓦房的一部分外墙已经塌了。屋里没有像样的电器,家庭条件在村里属于下等。

  记者进屋时,小宝的爷爷奶奶正坐在炉边烤火。

  “他老妈带到1岁,娃娃就留下给我们带。”小宝的爷爷吸了一口烟说。说到小宝的事情,奶奶忍不住拿起围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小宝的父母平日在昆明打工,父亲一年回来一次,母亲和其他3个孩子通常不回来。他虽然贪玩,但是帮爷爷奶奶干农活时从不惜力,打猪草、收玉米、扛东西……两位老人怎么也没想到,懂事的孙子竟然想不开,喝农药走了。

  据两位老人回忆,大年三十晚上,小宝吃完简单的年夜饭后,就回到了房间。

  生前,小宝在爷爷房间的火炉旁写下了这份遗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摄

  小宝的房间里,房梁上布满蜘蛛网,地面坑坑洼洼,还是20年前用三合土整的地——这是他父亲结婚时的房间。两个木箱,一张桌子,一张床,就是他房间里的全部家具。

  凌晨1点多,奶奶听到小宝屋内有呕吐的声音。她刚推开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儿,只见小宝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旁边有两个敌敌畏的瓶子,其中一个只剩一半——小宝喝了一斤半的农药。

  爷爷奶奶哭着喊着,却拉不动小宝,他们给村里的医生打电话,对方说:“娃儿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有村民看到,小宝生前曾下山到盐溪村的街上买了农药,还买了两个平时不舍得买的鸡腿。

  “我死了……为家庭减轻负担”

  在小宝的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死与我的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因是我爸爸他总是给我压力,给我难过,我死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解脱,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他们省下一笔钱,同时我将不再受我爸爸的气。”

  小宝的父亲付老三(化名)说,这封遗书的确是小宝写的。付老三告诉记者,他常年在外打工,与小宝聚少离多,即便父子俩见面时,小宝在他面前也很沉默。

  付老三回忆称,有一年春节,小宝和他闹了不愉快,小宝对他说:“谁叫你生我的?”付老三非常恼火,当即让小宝跪下认错。他认为,在农村,孩子不应该这样和父亲讲话。

  “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带小宝在身边,可是在外面也进不了公家学校,一年一个小孩要3000块钱学费。”付老三感叹。

  记者了解到,小宝每周的生活费只有30元。虽然学校免费提供一日三餐,但这些钱对他来说仍然不够,从盐源中学到家有30多里的山路,摩托车要走1个多小时,搭车就需要30元。周末放学时,小宝要走3个小时山路回家。

  小宝半个学期就能穿烂两双鞋,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就把穿烂的鞋子洗干净、再拿回买鞋的商店,告诉店家鞋的质量不好,要求换货。小宝曾用这样的方式换回两双新鞋。

  有媒体报道,小宝这3年详细记录着每一笔跟同学借的钱,多则20元,少则两元。

  付老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昆明的工地上搭架子,干一天收入两三百元,但不是每天都有活干,一年收入也就3万多元。小宝的母亲在工地做小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这些钱不仅要供小宝,还要供另外3个孩子在昆明上民办学校。去年,小女儿因患阑尾炎住院,因为医药费他甚至想过自杀。因为超生,他还欠1.4万多元的社会抚养费,为此平时都不敢回老家,只有过年时才回来待几天。

  在小宝的房间里,付老三给记者看了小宝生前的“百宝箱”,里面有古代铜钱和一些纸币。小宝曾帮别人干活,想方设法要到这些东西。小宝告诉过爷爷,他的手机就是用铜钱换来的。

  生前,小宝在爷爷房间的火炉旁写下了这份遗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摄

  不止一次有过自杀想法

  小宝以前就有过自杀的想法。小宝的奶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去年农历四月的一个周末,她叫小宝起床吃早饭时在床头摸到了一瓶农药,吓得赶紧扔了,爷爷为此给小宝做了好几天思想工作。

  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少年,小宝有很多困惑:在学校有人向他收保护费,他不知该怎么办;曾有同学想来他家玩,但因为家里条件太差而作罢。

  2012年云南网曾报道,有153万人口的镇雄县,是昭通市11个县区中劳务输出最多、留守儿童最多的县,这里有近10万名留守儿童,整个昭通市则有近50万名留守儿童。记者从盐溪村沙塘组组长处了解到,沙塘组的80多户人家中,就有10多名留守儿童。

  小宝走了,家人为他买来一具小棺材。有村民看到,入殓的时候,棺材怎么都装不下小宝的遗体:头放正了,腿只能屈着;腿放直了,头只能歪着。最终,小宝歪着头蜷在棺材中下葬。

上一篇:记者山东调查农地"三权分置":土地流转更    下一篇:官方调查贵州"飞越疯人院"事件 6名家属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