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河北曝新农合乱象:村支书开诊所夫妻店 掏空村民账户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1日 08:11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新农合试点。2016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420元,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全国平均达到150元左右。巩固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将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5%左右。

  可以说,新农合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目的就是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努力消除因患病而重返贫困的现象。但不久前,《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有人居然在新农合上动手脚。

  村支书私自留存村民医疗本!掏空村民新农合账户余额

  2016年末,网络上的一段实名举报视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村民郝明河反映原村支书开设诊所,并利用职务便利,私自留存村民医疗本,导致村民新农合账户内的资金,不翼而飞。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弄清真相,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记者来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西八里镇梁庄村,对村民郝明河实名举报的事件展开调查。郝明河不在家,老伴儿孙访越对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闪烁其词,说都已经报账了,有意回避着这个话题。

  在记者不断的追问之下,孙访越才告诉央视财经记者,自打郝明河上网举报后,她家就不断遭到侵扰,居然出现了半夜往她家院子里扔石头,恐吓家人的事儿。这让年近60的孙访越很害怕,所以才会对举报的事实矢口否认,因为她再也不想掺和这事儿了。

  她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透露说,其实参与举报录像的总共有两个人,另一位是他们同村村民李秀枝,可最终上网的只有郝明河一个人,她建议记者先去李秀芝那儿了解情况,等郝明河回来让记者再来。

  随后记者在村民的引导下,找到了村民李秀芝。李秀芝今年71岁,虽说上了年纪,但身子骨还很硬朗,平日也很少生病,只是偶尔去村里诊所开点儿药,买药看病能报销了,这是李大妈对新农合政策,最直接的理解。

  2007年,李秀芝所在的张家口市怀来县西八里镇梁庄村,开始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进,个人缴费额、补偿金额及报销比例,逐年上升。李秀芝告诉记者,她2011年的时候交了100块钱,2012年交了120,2013年交了140,账户里的钱根本就花不完。

  根据河北省怀来县《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2016年筹资标准为每人560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150元,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参合农村居民每人每年410元。补偿分为住院补偿、门诊补偿及大病保险。住院补偿最高比例达95%,其中参合农民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属于补偿范围部分按照50%进行补偿,每人每年最高可享受补偿额150元,按户封顶,户内通用。

  如果按照政策规定,从2011年起,李秀芝家每年可享受的门诊补偿额都在百元以上。但实际上每年连50元都用不了。李秀芝说,因为要下地干活劳动,她的身体一直很好,平时顶多就是感冒发烧的小病,吃点药就好了,花不了几个钱。直到2014年底,李大妈身体感觉有些不舒服,去村里另外一个诊所看病时,才发现账户内补偿额被用光了。

  李大妈介绍说,起初刚加入合作医疗时,她家的医疗本并没有在自己的手里,而是集中存放在原村支书郝全红的诊所里,不光是李秀芝一个人,村里很多村民都是这样。李秀芝说是大队让先放那的,放那就一直没取。

  跟李大妈了解完情况后的第二天,央视财经记者再次来到郝明河家,说明来意后,郝明河终于打消了顾虑,与记者见面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原来郝明河家的医疗本一直存放在村支书郝全红的诊所里,2012年,孙访越得知,农村合作医疗并不是指定必须本村就诊报销,随后她便把医疗本从郝全红那里取了出来。没想到去别处看病的时候,人家告诉孙访越账户已经封顶了。

  医疗本在自己手里,可账户的钱不翼而飞,孙访越认为村支书郝全红的嫌疑最大,随后就找到了郝全红的诊所,讨要说法,几经交涉,郝全红将账户内160元的资金额度,补给了孙访越。

  一天就诊9次 回回都输液 村诊所疯狂套取村民新农合保险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梁庄村村民新农合医疗报销的问题,《经济半小时》记者进行了随机入户走访,发现很多村民将医疗本存放在郝全红的诊所里。

  资料显示,西八里镇梁庄村共有428户,1194人加入了新农合,新农合账户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发放一本新农合医疗证,当地村民称它为“绿本”,按照新农合管理规定,这个“绿本”应由个人保管,每次看病时出示,不得转借,任何医疗机构也不得扣留存放此证。那么郝全红诊所为什么还要违规存放呢? 村里的一位村医,给记者道出了这里面的玄机。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梁庄村 村医 郝明顺:这是经济利益。叫我弄,我也会,你没有看病,我给你出三个处方,弄一百块钱,又弄上你的钱,又套上国家的钱,这就能套。

  梁庄村的村民纷纷猜测是郝全红从中做了手脚,私自报销了账户里资金。记者也发现,通过电脑登录新农合门诊结算系统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对医疗证进行识别,只要输入家庭医疗账号或个人账号,任何一个安装了门诊结算系统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该账户内资金进行报销。

  为了弄清村民新农合账户资金的去向,记者来到了怀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监管组组长成树锋告诉记者,梁庄村郝全红卫生室成立于2010年,2015年申请成为了梁庄村唯一一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郝全红的妻子穆红新负责日常事务。

  2016年5月份,新农合管理中心接到了针对郝全红卫生室的举报信,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药价贵,第二是账户资金被套取。成树锋进行了调查,当时的处理意见是:信中所列姓名未查到在卫生室补偿的记录。针对群众反映药价贵的问题,这个处理意见中并没涉及。但成树锋介绍说,反映郝全红诊所药价贵,这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郝全红就因私自抬高药品售价,而接受过处罚。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监管组组长 成树锋:当时2013年检查的方式是实行药品零差价,看进药量和出药量是不是相符的。当时查的时候总业务是12万多,然后进药票据,当时只找到了将近7万,不到7万,所以存在药品加价的问题,差价达到5万多元。

  新农合医疗药品实行零差价,是一项惠农政策,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村吃药难、吃药贵的问题。所谓零差价,就是要求村、镇医疗机构按照药品统一采购时的进价销售,中间不得赚取差价,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

  在怀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汇总表上,央视财经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梁庄穆红新卫生室也就是原郝全红卫生室,2011、2012年,成立后头两年业务量最大,补偿人次最高达到3472人次,门诊总费用达到119425.51元。

  为了进一步核实村民反映的问题,记者通过登录新农合门诊结算系统,对被采访几位村民历年门诊结算数据进行了查询,经查询2014年,也就是李秀芝发现账户资金出现问题的当年,她和老伴儿郝明荣,在郝全红卫生室,共就诊11次,总发生费用337.65元,补偿152.1元 ,其中仅2014年12月12日当天,郝明荣就诊9次,明细内容显示均为输液,药品为血塞通。另外2012年,在郝全红卫生室共就诊11次,总发生费用416元,补偿160元,其中李秀芝就诊9次,明细内容显示也为输液,药品为克林霉素。

  而郝明河在郝全红卫生室,2011年,共就诊21次,总发生费用776元,补偿240元,当年21次报销人全部为郝明河,大部分为输液,病因是肺炎;2012年共就诊12次,总发生费用458元,补偿160元。其中2012年5月17日当天,郝明河、孙访越共就诊8次,大部分为输液,药品为血塞通。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 赵丽霞:正常的流程是他拿着本看病以后,先做个门诊登记就给他看,如果需要开药的话,咱们要给他下的处方,病人认可了这个药要让病人知道,输什么液开什么药都知道认可了以后,签字按手印这个是病人需要做的。

  赵丽霞介绍说,按照规定,村级的卫生室每个月要向所在镇卫生院,提交由村民签字、按手印后的处方和参合人员门诊补偿登记表,审核通过后才能予以报销。针对记者反映的问题,怀来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决定彻查这一事件,并责成镇卫生院,找出了相关村民历年报销的处方和补偿登记表,逐一进行核实。

  然而无论是李秀芝还是郝明河都告诉央视财经记者和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单据上的签名和手印都不是他们的,而且他们也没有买过上面显示的各种药品。为了确保事件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访了更多村民,根据系统信息显示,2010年12月26日,杜文斌因患急性咽喉炎、急性鼻咽炎、肺炎就诊4次。而杜文斌矢口否认得过肺炎,也没有签过字摁过手印。村民牛世香、刘长荣也证实没有买过单据上的药。

  2016年12月25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梁庄村郝全红卫生室,在这里见到了现在卫生室的负责人穆红新。穆红新一口咬定时间长了记不清了,当新农合工作人员开始的询问的时候,穆红新开始说签名是村民本人签的,当工作人员将村民签名与处方签名,比对结果不一致的事实,告诉穆红新后,她立刻改口了,说是村民授权给她签的。

  在走访村民调查过程中,并没有村民说有授权签字的事儿,村民是否授权给穆红新签字、按手印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怀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中有明确规定,处方、门诊补偿登记表必须由患者或家属亲自签字及按手印,医务人员禁止代替,情节严重给予暂停或取消定点医疗机构。

  针对于村民反映郝全红卫生室,违规存留村民医疗证的问题,穆红新说是通知村民来取新农合的医疗本,可是村民不愿意拿走,而他的丈夫郝全红给出的解释则是因为村民不能及时结账,欠卫生室医疗费,所以他们才把医疗证留下。在卫生室调查临近结束的时候,记者就几个关键性问题,采访了郝全红夫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一当时本是不是存放在你着了,没在他们身上。

  郝全红:对,是在这我给他们报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二,出具的单据,处方,这个人老百姓,不管是怎么结帐,看到处方没有?

  郝全红:自己签字的就看到了,不是自己签字就看不到。

  《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三,看完病是不是本上应该有一个记录。

  穆红新:是应该有记录,有时候可能疏忽了,就漏写了。

  根据怀来县2014年村级门诊统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编造处方发票录入系统,在参合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偿款被定点医疗机构划走等行为,扣除当月全部补偿款和一般诊疗费,并根据情况对当年已拨付的补偿款进行追缴,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 黄海: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连夜入户走访调查,经核实涉事人存在违规现象,我们将对违规金额全部进行追缴,并取消其医疗定机构,人社局和卫计局成立三个联系调查小组,对全县村级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更改。通过此件事情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加强措施,加大力度,把中央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好。

  半小时观察:加强监管杜绝新农合“跑冒滴漏”

  我刚才注意到片子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记者调查时发现,一个村民一天就诊9次,明细内容显示均为输液,药品为血塞通,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对此产生怀疑,这怎么可能呢?而事实是,不仅是可能,而且还真实地发生了。

  有机可乘、有缝可钻,看似小事,实为暴露出制度、监管上的漏洞,才让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毁了国家的惠农政策。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套骗取新农合基金等违规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12月将联合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在全国开展新农合基金监管专项督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和震慑力度。

上一篇:"南京主城最大城中村"拆迁 补偿明细全部    下一篇:河南淅川低保名单造假:村干部母亲开门市吃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