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匡正不正之风,打破干部任免的“一言堂”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4日11:04    来源:江西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建设方面的制度之笼,越扎越密。近日,中组部修订印发《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强化了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总负责、总把关作用,并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这对于匡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避免干部任免过程中出现“一言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选任工作,选拔出了一批批政治坚定、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但也毋庸讳言,近些年,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近亲繁殖、买官卖官等,滋生出“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等不良现象。不久前,中纪委网站集中公布了第十轮巡视的反馈情况,点名披露多个单位、部门存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有的地方或单位党委存在着家长制作风有关。例如,大贪官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任阜阳市委书记期间,对有争议或考察明显不合格的干部,也照样“力排众议”,强行安排。“一把手”权力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后果,是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

经验表明,破坏规矩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对原则强调过多而具体操作细则少。新修订的《守则》就抓住了之前选人用人工作中存在的这个问题,为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办法。《守则》要求“凡提四必”,即讨论决定前,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监督的手段越多越严格,“带病”干部蒙混过关的机会就越小。《守则》还严格了干部任免的程序,提出“三个不上会”,即讨论决定时,没有按规定进行酝酿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不上会,没有按规定核实清楚有关问题的不上会,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报告或报告后未经批复同意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上会。对于意图在干部任免中搞“一言堂”的领导干部,《守则》更是划定了“红线”,提出“两个不得”,即不得以个别征求意见、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不得凌驾于组织之上,反对和防止个人或者少数人专断。此外,《守则》要求“五个不准”,不准任人唯亲,不准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不准超职数配备、超机构规格提拔任用干部,不准泄露讨论决定情况,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就让想钻制度空子的人越来越没有机会。

把《守则》落实落好,除了依规办事,还需要各级党委(党组)主动承担起集体管干部、用干部的重大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全程负责。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工作需要出发,严把干部选任的条件关、程序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守纪律不放松。要把党组织集体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充分结合起来,让干部任免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暗箱操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且有操舟神舵手,能团大众去撑天。”各级党组织只有当好选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上一篇:把依规治党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下一篇:汪永清:一把手违纪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