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有事找领导不是政务公开的最好办法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7日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公布了两区四县的四套领导班子共152名官员的姓名、职务和手机号码。据资料显示,利用媒体平台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不只四川眉山,长沙、河北承德、南京、昆明、西安等地,都公布过。这一举措在各地落实过程中都引发过热议。(《京华时报》11月23日)

  自2007年6月开始,眉山就先后多次公布当地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此做法并没有因为当地主要领导的调整而中断,从政策的延续性看,显然是做得不错的。然而,即便持续了多年,这一做法更多仍是在靠惯性维持,而非制度约束力。结果缺乏明确反馈,对公开的号码打不通的问题,也无具体的约束措施,甚至还有部分官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被公开了。

  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背景下,公布官员个人手机号码,与其说是试图达到实质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效果,不如说意在展现一种开放的官方态度。问题在于,这种高调的方式,一旦缺乏后续的制度维护与执行,就很可能过犹不及。公开的电话“各种打不通”,显然会让人对政府的诚意产生疑问,引发是否作秀的疑问,因为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也可能弱化信息公开在官员心中的严肃性。

  较之于前些年,舆论对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关注度明显在下降,除了因为“见怪不怪”,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社会对此做法的认识更趋理性。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潮流,主要形成于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后。囿于当时网络问政和信息平台没有现在发达,这一做法可视为是地方政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行动,不管效果如何,至少代表了一种积极态度。但在各类网络问政平台层出不穷,增进政务沟通、降低民众问政门槛完全有替代工具的今天,公布官员手机号码已不再是最优方案。

  从政务微博到政务微信,再到近年来所提倡的“互联网+”政务,助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类平台建设可谓方兴未艾。这不光为了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跟上社会信息交流工具的升级步伐,更试图打破过去那种单向度的政务沟通模式。相较于公开领导的手机号码,无论是微博、微信问政,还是各类政务信息平台,都需要专业化的团队运营,除了接收民众的意见与问询,及时反馈处理进度,还要主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与民众的双向互动交流。而这也是现代政务服务的应有范式与发展的方向。

  还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官员手机号码,所默认的“有事找领导”,至少在理念上与现代政务服务所倡导的专业化、扁平化有出入。民众一遇到问题,习惯找领导解决,就是常规化的政务服务机制未能满足民众需求的表现。要实现政务服务的高效,势必就要让民众清楚知道遇到问题该找谁,并且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而不是先给领导打电话,笃信“领导出面事情才好解决”。这既不符合现代政务服务的分工与协作精神,也影响到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

  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码,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政务公开却不能止于此,更要看看其他的政务沟通是否真正做好了。若民众对领导手机号码的需求依然强烈,只能说明常规性的政务公开与沟通机制,依然不够健全。而只用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码来展现政务沟通诚意,也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失之粗暴与浅薄。何况,官员的办公电话确实应该公开,但个人手机号码,毕竟在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的界定上仍有模糊,是否应当一并公开,也还存在着争议。

上一篇:致歉英雄,正义不能输于戏谑    下一篇:局长醉死5官受罚,"禁酒令"不管事?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