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不妨给失信官员建个仕途“黑名单”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08:25    来源:京华时报

  对这些失信于法、失信于民的公职人员,更应该通过建立“黑名单”,将他们剔除在仕途之外。这是民众、社会最能直接感受从严治官、维护政府形象的诚意与决心所在。

  在陕西商洛市商州区法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失信老赖“黑名单”上,区安监局副局长吕某某、区运管所职工邢某等8名公职人员赫然在列。新华社记者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搜索发现,纳入失信“黑名单”的政府及职能部门“官员失信”案件目前超过1100件,债务主要体现在工程款、借贷款等方面,其中最早一起案件2013年10月纳入。

  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失信,相对于普通社会成员的失信来说,虽然总量不多,但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对法治和政府公信的“杀伤力”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此,关于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的议题,被摆到了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上,并且明确强调,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公职人员个人失信,形式五花八门。即便相关判决已经履行、个人名字从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撤除,但公职部门的形象损失却很难一时抹平。因此,对这些失信于法、失信于民的公职人员,更应该通过建立官员从政的“黑名单”,将他们剔除在仕途之外。这是民众、社会最能直接感受从严治官、维护政府形象的诚意与决心所在。这一点,温州的两个“一票否决”,提供了可行经验。温州市委组织部在任职选调、晋职晋升、评优评先等考核中,考察人员都会进行执行情况审查,若有失信行为,一票否决;在对提名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时,若有失信行为,一票否决。

  公职人员尤其是官员失信,其特殊危害正在于其特殊的身份。温州的两个“一票否决”,虽然目前来看足够严格,但从高标准来说,这还只是一个“基准线”。具有国际标准意义的情况应该是,公职人员被法院判决失信,不仅不能被提拔使用,还应剥夺公职资格。这是政府部门公信力止损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其他公职人员的强烈警示。

  从司法实践来看,不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支付、赔偿等义务责任的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长期以来竟然是各地法院执行工作的难点,这让人十分尴尬。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对于法律法规有多么傲慢。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权大于法”的乱象遗留与意识残留,必须重处重惩,以儆效尤。

  总之,党政机关失信也好,公职人员失信也罢,都是危害法治公正公平、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今天,仍处于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中的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从法律的文本来看,它只意味着仍未“偿清”相应债务。但从党的纪律文本、政府的公信力样本来看,即便这些债务“偿清”了,它所欠下的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债务”,也很难一并还清。因此,不论是何种原因不理旧账、问责不力、乱做担保,现任的主要领导如果不主动履行责任,不将其尽早从法院公布的“黑名单”上撤除,那么,上级执纪和监管部门,就应该将他们的现任职务撤除,并且纳入仕途发展的“黑名单”。

上一篇:年害死70万人!滥用抗生素困境咋出    下一篇:村干部“借身份证”贪腐谁给的“机会”?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