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揭秘四川巡山骑警:听狼嚎追马贼 每次任务都是玩命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0日 08:29   来源:华西都市报   

  

  9月20日,松潘县毛尔盖地区,山间沟壑纵横,这里活跃着一支骑警队伍,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位巡山的民警。

  

  9月20日,阿坝州松潘县红土乡,洪波扎西和他的队伍在山间牛棚向牧民了解当地治安情况。

  

  洪波扎西和当地牧民聊天。

  华西都市报记者跟随松潘骑警巡逻毛尔盖草原

  夕阳的余晖,给毛尔盖草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山坳平地之间,有一串长长的马蹄印,这是松潘骑警巡逻的足迹。

  9月20日,正当华西都市报记者与骑警逐渐深入草场腹地时,因《荒野求生》节目被世人熟知的野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当天也低调现身阿坝,体验过独木桥、抓蛇吃蛇等野外生存挑战。

  但与拥有一个强大幕后团队的贝尔相比,骑警队在这样严苛的自然条件中,显得更加艰难。巡山中,比遇到盗马贼更凶险的是沼泽暗布、饿狼潜伏,秃鹰相伴,还有石头大的冰雹突如其来,这些都可能瞬间让人畜毙命。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大雪封死去路,在冰天雪地中承受着极度寒冷、荒野寂寞和有时让人绝望的饥饿……正如队员陈明所说:“每一次巡逻都是玩命。”

  面对这些绝境,凭借一口糌粑、一个睡袋、一支步枪和一匹老马,队员们继续扼守高原之上,保一方平安。今天,本报记者继续走近松潘骑警,体验他们的“荒野求生”故事。

  生存

  糌粑成唯一口粮吃一口管一天

  9月19日清晨,毛尔盖乡飘起了冷雨。毛尔盖片区派出所门外,洪波扎西瘪了瘪嘴,“多带点衣服,这次估计里头要下雪。”

  队员杜介足提着三个塑料口袋,走了过来,口袋里装的是酥油、青稞面和奶渣,“够不够,所长?”洪波扎西拨开口袋,掂了掂,点了点头。杜介足说,口袋里装的食材,是用来做糌粑的,是进山后唯一的口粮。

  中午,队伍歇息。杜介足从口袋里抱出一堆柴火,生起了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各自把水壶凑近火堆取暖。杜介足取出酥油、青稞面和奶渣,用热水一和,捏出糌粑,递给每个人,十个人一口喝着马茶,一口吃着糌粑。

  杜介足把一个糌粑递给记者,“尝一块嘛,这是我做的,吃一块管一天。”记者看到,糌粑形同月饼,咬下一块,嘴里全是粉末,有些油腻,难以下咽。见到记者不太适应的表情,杜介足面露尴尬,队员陈明则呵呵大笑,“上次在里面吃了你的,害我两天没吃饭嘞!”“那是因为没有热水泡,才不好下咽好不好。”杜介足急红了脸。

  陈明拍了拍肩上的水壶说,草原上最要命的,其实不是饥饿,而是缺水。“如果有足够的热水,就可以泡上一壶马茶,喝下去,三天都可以不吃东西”。

  狼叫

  被野狼叫声环绕“该害怕的是它们”

  入夜,队伍来到了毛尔盖的制高点——海拔4000多米的腊子山附近。这里云层渐散,天空被银河点亮,草原伸手不见五指。

  马儿耷拉着脑袋,喘着粗气。黎全成撩开鬃毛一摸,全是汗水,向洪波扎西做出一个手势。洪波扎西点了点头,一行人来到一片低地安营扎寨。所有人在地上铺上油布,脱掉鞋子,钻进睡袋。洪波扎西叫来朗介泽仁和尤珠泽里,把马匹拴在帐篷门外可以看见的地方,所有的枪统一放在一起,两人同时守夜,每三个小时一班,防止有人趁夜偷枪偷马。

  不知过了多久,山间突然回荡起“呜、呜”的叫声,马儿惊恐地跺着脚,来回跳动。“是狼!”队员们拨开帐篷布,眺望远方,试图寻找狼的踪迹,可四周漆黑一片,只闻其声,不见狼影。

  见到记者有点紧张,洪波扎西豪爽地一笑,“草原上狼有啥子稀罕的,它们胆小得很,害怕火,更怕人。你们把马看好就对了。”

  远远的嚎叫声持续了一分钟,逐渐隐匿在风中。

  对手

  盗马贼生存能力强 能在荒野走数月

  夜已深,洪波扎西望了一眼苍穹,随手将一堆牛粪往火堆里推了推后,低声谈起屡次交手过的盗马贼。

  别看骑警有一身野外生存本领,在洪波扎西眼中,盗马贼“更加厉害”。“那些家伙出门只需要一匹马,就带糌粑和枪。饿了吃糌粑,渴了喝溪水,白天露宿山林,一个人在荒野行走数月都不是问题。”洪波扎西说,盗马贼大多是牧民出生,非常熟悉草原的环境。干上盗马的勾当,基本都是因为滥赌欠债和好逸恶劳,不愿安心放牧。

  自牧区划分责任地后,牧民都把牛、马固定在自己的草场内牧放,好几天去看一次。而这些盗马贼像狼一样,埋伏在远处山坡,看哪家牛羊好下手。一旦夜深人静,他们会突然向单家独户的牧民下手。剪破牧场护网,一个人只需一根长马鞭,就能赶走几十甚至上百头牛羊。

  牧民觉察后,往往会一边报警,一边自发追击。洪波扎西说,但普通牧民哪追得上这些人,得手后的盗马贼一般都选牧民不敢去的深山、沼泽地带逃离。“那些路又险又烂,连我们都不熟悉,所以每趟追击行动都很艰苦。”

  休整

  半路突降冰雹 打得人哇哇直叫

  20日下午,马队离开腊子山,向红原县色地乡交界处进发。路上,冰雹突如其来,像钢珠般“啪啦啪啦”砸在帐篷上,躲避不及,身上犹如针刺,有人被砸得哇哇直叫。洪波扎西说:“草原上的冰雹,来得快去得也快。三个月前,一场冰雹下来,足足有乒乓球那么大,砸到人生疼,但仅十几分钟后,又恢复了蓝天白云。”

  草原的夜,几近零摄氏度,风吹得衣领扑扑直响。雷隆曜把冻得通红的手指,塞进兜里,摸了许久,掏出一根烟,可打火机怎么打也不燃。

  围坐在篝火旁,洪波扎西端着酥油茶,哼唱起儿时的放牛歌,队员们应声和着,一曲终了,端起马茶一饮而尽。

  洪波扎西举起手表,已是晚上9点,吩咐一声“赶紧睡觉”。所有人在地上铺上油布,脱掉鞋子和外衣,钻进睡袋。不知是高原反应,还是睡袋不透气,记者久久无法入眠,感觉脊背一阵寒冷。

  清晨6点,队员们准时起床。到几百米外的一条小河沟,用雪山溪水洗漱一番,手脚冻得直疼。碧空之下,朝阳和下弦月隔空辉映,一夜结霜,草地上凝出了一层浅浅的白线。记者摸摸火辣的嘴皮,不知不觉已完全干裂,再用舌头舔舐,满是血的味道。

  绝境

  蹲守一个星期 挖野菌子喝雪水

  21日,马队巡视到色地乡交界处的一个山坳,古柏和青松密布,清泉顺着石头夹缝静静流淌。洪波扎西跳下马,从林子的泥地里,挖出了一枚菌子。“一年前的冬天,我们差点被困死在这,都是这些菌子救了我们。”

  去年过年前,他们接到线报,一伙盗马贼在腊子山附近活动。他和三名队员领命奔赴,埋伏在这个山坳里,伺机抓捕。三天过去,盗马贼未见踪影,上级撤离的指令还未到达,他们决定继续守候。

  一夜之间,天降鹅毛大雪,山坳来回的路被彻底封死。眼看食物已经吃光,摆在洪波扎西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不等指令撤离,或许来得及从雪域高原突围;二是继续死守,但可能陷入冻死、饿死的绝境。

  “没有命令,死都要死在这里!”洪波扎西带着队员,在密林里四处寻找可以果腹之物。拨开厚厚的积雪,队员们发现了野菌子。洪波扎西从小跟随父亲采药打柴,对山里的各种植物了如指掌,眼前的野菌子刚好可以食用。他们采了一大口袋,足足吃了四天。后来,水喝光了,渴得没了力气,洪波扎西抓起地上的雪,连吞数口。

  第六天,雪停了。上级派来的人也赶到了,他们才成功撤离。

  寂寞

  多年没回家过年 他和家隔了一片草原

  所有人都睡下了,洪波扎西翻出手机。山里没信号,难道在玩游戏?当记者好奇地上前,看见他正在翻看相册,里面几乎全是儿子的照片,“一年在家的时间,扳起指头都数得清楚……娃娃,还是想嘛。”

  洪波扎西,松潘县人,七年前入警,被分到了600多公里外的壤塘县。回一趟家,就得花三天。

  2012年,洪波扎西结婚了。妻子在松潘县城,洪波扎西这一年被调回松潘,但在离县城41公里的高县派出所上班。繁忙的工作和遥远的路途,让夫妻见面成了奢望。两年后,洪波扎西来到毛尔盖片区派出所,这里离家更远了,回趟家要坐3个小时车。“进一次山,就是十天半个月,所以几乎三个月才回一次家。”

  七天的跟踪采访结束后,洪波扎西把我们送回了茂俄山,这里离县城只有40分钟的车程。队员们怂恿说:“所长,趁这个机会回趟家吧,你又有一个多月没回去了。”洪波扎西摇了摇头:“上班时间喊我旷工,老婆都会把我打出来。”

  骑警队长的荒野生存手册

  长时间在高海拔、气候变化复杂的川西高原如何生存?骑警们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生存手册。

  1、吃什么?

  行走草原,应携带高热量、抗饥饿的“便携式”食物。糌粑是藏区多见的食物,食用一个可以好几天不吃饭;如果没有,可用压缩饼干、锅盔或者方便面替代。

  如果食物耗尽,夏季时,山林里的高树上有野果可摘,河里有鱼可捞,冬季时,可采摘野生菌子。但一定要仔细辨别,可食用的菌子一般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且颜色不鲜艳,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2、喝什么?

  如果水喝光了,可以寻找周围的高山和谷地,那里一般会找到溪流。切记,流动的活水才能饮用,有条件还是要烧开了喝。

  3、迷路怎么办?

  草原上阴晴不定,云雾多见。如是雾气挡了去路,请在原地耐心等待,一般雾气两个小时就会散去。

  假如不慎迷路,可以通过阴山和阳山来辨别方向。一般情况下,阴山向北,多松树和灌木丛,阳山向东,草多灌木少。

  4、遇狼怎么办?

  草原上,狼是最常见的动物。但狼天生怕火,夜晚用火堆可以有效驱赶。

上一篇: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半劝退49名本科生 家长    下一篇:村官贪污犯罪呈高发频发态势 扶贫村成重灾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