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记者反映停车乱收费 官员拍桌子:不管 我不怕(图)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5日 11:21   来源:央视网   

  

  

  工作人员面对记者反映问题时拍桌子(视频截图)

  主持人:在城市当中生活,你有没有遭遇过乱收停车费的情况呢。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说,不少交通枢纽,旅游景点,以及马路边上都会有人在乱收停车费,有的是胡乱定价,有的则是干脆无证收费。记者为此也是对于大家反映的几个地方,进行了集中的走访调查。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解说:这里是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在入口处不仅没有停车标志,也没有看到收费标准。

  记者:怎么收费的?

  收费员:按小时,一小时15块。

  记者:有(收费)牌子吗?

  收费员:没有牌,我只是收费的,师傅。

  记者:你收费标准在哪里?

  收费员:收费标准要看给你看。你什么意思啊,师傅。你小时15块,你自己看。

  解说:当记者再次要求出示停车收费标准时,收费人员表示,这个停车场不允许挂牌子,要停车就交费。

  收费员:在这里不给竖牌。

  记者:停车收费应该是在(有牌的地方)。

  收费员:我知道,这里门口不给竖牌怎么办?

  记者:那就不允许收钱。

  收费员:不允许收钱你可以告我,告我去好了。这里进来就要收费,没有说不划线就不收费了。

  记者:这个地方是谁的?

  收费员:这个地方,单位不就在这个吗。

  记者:上海铁路宏鹏旅行社。

  收费员:对。

  解说:在停车上的收费人员休息室,记者看到了上海市物价检查所监制的收费停车场价目表,上面的价格跟收费人员实际收的并不一样。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个地方它特意是把这个停车的这个价格挡住了,我们现在拿开看一下。它的一个具体的标准。好,可以按照,看到,它这个标准现在是,小型车每小时是5块钱,但是他刚才收我们是每小时15块钱,那就是说,他以三倍的价格收了我们的停车费。

  解说:在现场,记者还发现,该停车场停车收费的资质早已过期,根据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备案证明,这个停车场的收费截至日前是2013年10月31号,也就是说这里无证收费长达三年。在上海火车站的南广场的一个停车场,同样没有看到明码标价的停车指示牌。

  记者:这多少钱一小时?

  收费员:10块一小时。

  记者:你这儿也没划线?

  收费员:这是大巴的线,你听我指挥上来就行。

  解说:按照规定,这个停车场只能停大巴车,但现在停车场里却停满了小客车。收费员告诉记者,停车场给他们分配了收费指标,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也对小客车开放。

  收费员:我们一个班头要交多少钱,交1000多,就几个小时,指标定到我们头上。

  解说:任务指标上写明了每人每月的指标,收费要达到23600元。

  收费员:每个月交23000(多元),不是我一个人,三个人,现在还是650(一天)的指标。到下个月就是1150元一天。

  主持人:记者在调查之中了解到,一些拆违的空地也被变成了停车场,在上海市中心黄埔区豫园附近的一些拆违空地每天进出车辆多达有上百辆,停车费收多少全由管理员一张嘴说了算。据了解,在上海,如果一块空地要做成正规的停车场,必须要上报区建交委来批准,由物价部门进行核价,然后再根据这块土地的所有权来确定收费标准,以及费用的流向。那么这个拆违空地上的停车场正规吗?我们继续来看相关的调查。

  解说:根据线索,记者以市民的身份驾车来到了位于高墩街旁的这个拆违空地,门口白底红色的告示牌上写着,拆房场地禁止入内,但上面又很小的字贴着停车联系电话。记者拨通了这个电话。

  记者:一个月的话,按月停的话,每个月要给您多少钱?

  收费员:如果是小车的话,最少400块,我门长时间是锁起来的,除了出车,长时间都是锁起来的。

  记者:您那个里面是个什么地方?

  收费员:我那个里面是拆房子的空地。

  解说: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门是锁着的,没有停车标识,现场也没有人看着,那么要怎么停车呢?

  收费员:如果我们两个碰面,我会教你怎么弄的。

  记者:到时您会给我停车费发票吗?

  收费员:没有,如果你想进去,我会给个钥匙给你。

  解说:每个来停车的人都会把门给锁上,四周都是围墙,从外面很难发现这是一处停车收费的停车场。在豫园对面的这片拆违空地上,收费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最多可以停一千多辆车,每小时收费6元。

  记者:这个停车场收费收了多久了?

  收费员:就几个月吧。

  记者:几个月了(收费),牌子没做好?

  收费员:这个我不清楚,反正告诉我没做好。

  解说:按照上海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第28条,专用停车场停车库的所有人,或其委托的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申报停车场停车库的泊位数。

  记者:你们在交通委有备案了多少个车辆,车位?

  收费员: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记者:你们这个停车场,现在能停多少部车?

  收费员:这个我也不清楚,我也没具体数过。

  解说:黄埔区新天地附近的拆违空地也成了停车场,每小时收费十元。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关部门是为了缓解附近停车难的问题,允许他们设立这个停车场。

  上海凌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也是为了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那如果给警察贴个单子就是200块。

  解说:随后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了一张临时停车情况说明,上面写到,设立这个停车场是做违停车辆,巡视工作车辆,以及旧改大型车辆的临时停放点,上面盖着上海市黄埔区淮海街道,淮海警署以及社区的章。在这份情况说明下面,记者还发现了上海市交通委在10月25号出现的责令整改通知书,这两份材料说明,这里并不具备正规停车场的停车收费资质。但是从6月份开始,这个地方都在私下收取停车费。

  上海凌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我们这个不是停车场,我们这个是疏导点。

  记者:但是你们是按照停车场的标准在收钱?

  收费员:那我这里有成本的,那肯定要收的。不收怎么能行呢。

  解说:根据这位负责人的介绍,这个停车场可以停二百多辆车,按照每个车位每天收40元来计算,每天能收8千元,每个月24万,4个月收取的停车费达到近一百万元。

  主持人:您看,没有停车费的明码标价,没有停车场的等级标志,这三个停车点就这样一直堂而皇之的在收取着停车费。此外,上海一些热点景区附近的道路也都没闲着,一些人也在这里打起了停车收费的主意,我们继续来看记者调查。

  记者:这里是上海动物园附近,马路两侧都停满了车,记者的车刚刚停下,就有一位女子过来索要停车费。

  记者:您是这儿收费的吗?

  收费员:对。

  记者:那你怎么不穿收费的衣服呢?

  收费员:不穿。

  记者:你这是哪里收费?

  收费员:属于程家桥街道的。

  记者:街道能收费吗?

  收费员:可以啊,这两边星期六、日都可以收费的啊。

  记者:有规定啊。

  收费员:对啊,没规定这么多(车)敢停啊。

  解说:这里虽然有允许双休日停车的指示牌,但并没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指示牌。

  记者:这里停车合不合法。

  收费员:你说合法吧,按照法律是不合法的。

  解说:但是收费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收费,其实是得到了长宁区建交委的默许。

  记者:你这里是哪收的钱?

  收费员:建设交通委员会,长宁区的。

  记者:交给谁了这个钱?

  收费员:我们不是交给谁,我们是交给了(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

  解说:在长宁区一处高档别墅的大门外,这里一到周末就停了到上海动物园游玩的车辆。按照规定,这里同样不允许收费。但门口的保安也动起了赚钱的脑筋。

  长宁区某小区保安:15块钱。

  记者:这也没个固定标准吧?

  长宁区某小区保安:嗯,没有没有,这就是这么一回事。

  记者:随便喊。

  长宁区某小区保安:你到动物园停车,我们早上要收60(元)。

  记者:那有人停吗?

  长宁区某小区保安:有,停的人多了,你还停不到。

  解说:记者随后来到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反应情况,但是工作人员并不配合。

  记者:停半小时,收费20元,在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对啊,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记者:你觉得这么收有道理吗?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我跟你说,你到物价局也可以,到交通队也可以,总有上级部门管。

  记者:那就是您不怕。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我不怕,我怕什么。我不违法我怕什么,你是物价局还是你是什么。我真没搞懂。

  记者:因为旁边连牌子都没有。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不管有没有牌子,你反应,乃至你反应到再高级别,没问题。

  记者:我现在给您反映这个情况。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我不接受你的反映。

  记者:您也不管。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工作人员:对。

  解说:对于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乱收停车费的问题,记者随后也联系到了负责管理这片区域的主管部门,上海市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喻祥:大巴停车位,按规定是必须要停大巴的,这完全是不可以的,按道理我们每年换证前,我们全区的场库都要跑一遍,针对他们日常管理情况,还有他们收费情况,但是今年这个工作我们还没开展。现在这个情况属于监管完全不到位。

上一篇:村官贪污犯罪呈高发频发态势 扶贫村成重灾    下一篇:中国堵城排行榜:这个城市取代北京排名第一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