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北京居住证,到底是要便民还是难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4日08:3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居住证,真有北京说的那么好办吗?据报道,从十一启动办理迄今过去一个月,“办证难”现象仍广泛存在,凌晨排队、高价“代办党”等并不鲜见。

国家取消暂住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公平便民利民、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但现场体验“办证难”后,忍不住要追问:北京居住证,真的便民了吗?

首先,北京警方以“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为“居住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惟一证明,把很多人堵在居住证的门外。《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根本没暂住证一说。而北京市《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也只是这么说,“居住时间证明包括来京人员的暂住登记信息、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等能够证明居住时间的材料”,但北京警方竟将“等能够证明居住时间的材料”一笔勾销,必须且只认“尚在有效期内的《暂住证》”。新来京的人员,先申报暂住登记领居住卡,好理解易接受;但已在北京生活超过半年或多年的人,即使暂住证过期,也还可辅以合法稳定就业、连续缴纳社保、自有住房等其他材料来证明。且不少办理过孩子入学材料的来京人员,各种证明都通过公安、教育等行政部门的联审,为何又要重复交材料?就不能简化办事流程,让信息多联网、让群众少跑腿?

其次,拿国家已明令取消的暂住证当门槛,是制度性制造“办证难”。不管外地人在京居住了多少年,只要暂住证过期一天,就只能办居住卡。如果上千万外地人一股脑儿推去办居住卡,能不“卡壳”?况且,有的流管站连门都不让进。办证人在瑟瑟寒风中排队几小时后,等来的只是一声吆喝,“办证的过来登记下,回去等通知,再按通知时间本人带着材料来现场办”。白纸黑字“符合要求的,当场领取《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咋就随风飘了?可居住卡一天也只办理20来个,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即使材料齐全,在申办居住证之前人均至少还要跑两次流管站。居住卡有效期6个月,期满前一月内须再签。且不论何因,只要卡过期失效,就只能重新申办。理论上现实中,有人可能一辈子都陷在办居住卡的泥沼中,终生无法证明居住超过半年。

再说,居住证是为便民利民,而非限制人的生活。十月一日暂住证停办了,但即使从新居住证(卡)受理当天开始算起,申请人成功也须在15天后才能领到新证(卡),这段候证时间里,诸如买车、买房、学车等很多需要证明的事情可能就会被耽误。按这进度,一个月能办下证(卡)的人不过20来万,无数暂住证过期且待办证者岂不百事皆休?

而办理“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出炉后,也未广泛向社会公布,造成很多人对办证所需的材料准备不全、包括暂住证的续期。诸如办理渠道少、办理窗口少、门难进脸难看等问题,不一而足。说白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妄为也!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社会公共治理更要能经得起法律、时代、人民的检验。

当然,也应看到,北京警方正在通过增加人力、延长办理时间、搭建网上服务平台等措施去“打补丁”,但如果不从症结上去做根本性的纠正、改进,北京居住证的“办证难”现象很难有效缓解,办证人的路上仍将充满艰辛。

 
上一篇:“没有好处不办事”,这些干部哪来的规矩!    下一篇:调查南昌“房百套”,真相不能“挤牙膏”!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