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办事要吃饭”才真的对不住群众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5日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白塔乡增花村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买烟。这些钱,是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对此,村支书杨秀光给出的说法是:“不去吃对不起人家。”(10月13日 华西都市报)

“不去吃对不起人家”,表面看是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很深厚,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钟广福老人2013年请吃的这顿饭,至今还让老人难以释怀,说起来都要掉泪;而村民也对村干部的这种做法很气愤。所以村支书杨秀光所谓“不去吃对不起人家”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办事要吃饭”才真的对不住群众。

为孤寡老人申请办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本是村干部的应尽职责,却成为干部向村民索取好处的“砝码”。而且这样的索取还不是孤例,“办事就要请村干部吃饭”已经成为一种“风俗”,说明这种歪风在当地十分盛行。在村干部眼里“意思意思”的一顿饭,离间的却是干群之间的关系,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心中的形象。

一顿饭就花光了钟广福老人三个多月才能攒下的辛苦钱,充分折射出村干部的贪婪和为民情感的缺失。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群体,如果不及时根治这种“作风病”,如何担负得起服务群众的职责?又如何身体力行地诠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针对这一事件,白塔乡党委必须要给出说法,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从严做出处理。

“办事要吃饭”的歪风,再一次证明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尤其是群众身边的这种腐败,其危害更不容小觑。因此,必须经常抓、抓经常、抓出习惯。要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查处曝光和党员干部的从严监管,让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果。

“十三五”是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各类惠民政策、为民举措需要通过镇、村两级落地生根。党的政策推进到哪里,作风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制止各类侵害基层群众利益、伤害基层群众感情的行为,铲除产生不良风气的土壤,让精准扶贫真正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上一篇:车厢插座成摆设 充电宝却卖高价    下一篇:“小官巨贪”折射了啥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