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巨贪”折射了啥 |
发布时间:2016-10-14 09:16:05 来源:人民网 从2002年起,张文先后担任广安市邻水县地税局和财政局“一把手”。在长达10余年的主要领导岗位上,张文收受120余人贿赂,多达300余次,金额高达800余万元;以入股和高利转贷等方式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获利金额累计高达6000余万元。如果用平均法计算张文担任“一把手”的这12年,其每天的违纪违法所得高达1.5万余元,真可谓“日进斗金”。 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在担任广安市邻水县地税局和财政局“一把手”十多年时间里,成为广安建区设市以来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人员最多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巨腐”案件,这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事。首先在于绝对的权力,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经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张文“日进斗金”和他拥有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不无关系。早在2002年,张文担任地税局长期间,利用权力却从中获取了好处费100余万元。张文如此胆大妄为,以权谋私,居然是一路绿灯,后来担任财政局长的他,掌握一县财政大权的他,掌控着全县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工程和财政资金大权,本地区财政资金的分配和流向,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这无疑是让他有恃无恐地进行贪腐。其次在于监督的缺失。当地对其信任有加,客观上为他的长期贪腐、比如按照规定,其担任地税局局长10年后,就应该调整到邻水县以外的地税系统任职,这本来就是一个防止官员腐败的措施。但当地居然违规地将其任命为和地税系统联系非常紧密的财政局,让其担任财政局局长,这样的违规行为,无疑是为张文继续有恃无恐地贪腐,继续“日进斗金”提供了大大的方便。最重要的在于党性的缺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其贪腐的最终因素,在于忽视了党性的修养,忘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贪官们仍然抱着侥幸心理前腐后继,只有身陷囹圄,他们才会假惺惺地忏悔一番。 虽然张文最终难逃法网,最终被绳之以法,但从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在于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其次在于加强干部的监督监管。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而从严治吏关键又在于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干部监督管理作为悬在干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具有极强的警醒、警示作用,组织部门要抓好、用好,切实引导干部适应、习惯从严监督管理的新常态。监督机制要拉紧严的红线。机制是纲,纲举目张。要严格抓好监督机制这条主线、警示线,让其通上“高压电”,让干部手上有“触电”感觉,心中有“红线”意识。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拒防变的能力。 一个人的身体只有固本强身,增强免疫力才能抵抗病菌的侵入,防止疾病缠身。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健康成长,道理也是如此。作为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有过人的能力、过人的才识和过人的组织能力,具备领导者的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我,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模范。 |
上一篇:“办事要吃饭”才真的对不住群众 下一篇: “终身监禁”杜绝“提前(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