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为何总有落马官员“生活不能自理”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9日08: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11月6日至15日,陈雪枫在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7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期间,违反中组部关于“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规定,安排秘书丁某、市委副秘书长董某等人陪读,产生的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共2.6万余元,公款报销。(9月6日《京华时报》)

参加培训还要带人“陪读”,不将中央规定放在眼里不说,连外出学习期间也不愿落下自己的“待遇”,最终反用公款“买单”,难道几十岁的人还无法独立,缺了助手便学不踏实?诚然,纵观不少落马官员,在职时不乏生活光鲜,事事有人照料,如陈雪枫这般“陪读”且不算夸张,更有甚者小到穿衣吃饭皆有人操心到位,如同生活不能自理一般,养出了一身慵懒的娇奢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马官员有这类“共性”并非偶然,且看一些昔日里居于要位的领导干部,动辄吃喝享乐、出入会所,在席间甚至还有专人负责夹菜、添饭、倒酒,就差直接以筷相喂;一些人习惯了公车接送,出门几步不走路,下乡调研也在车上打招呼,检查工作要看陪同多不多、规格高不高,前呼后拥才“气派”;有的之所以人到哪就把秘书助理带到哪,恰恰就是为了凡事“方便”,不开口、不迈腿、不动手,成了另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诸多事项俨然无需自虑。

其实,对于作风问题,习近平同志早有批评:“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更要求“不搞官老爷那一套”。诚然,为官之本在于为民服务、履职尽责,可不乏就有人从适应到习惯、从习惯到不舍,行动力越来越差、个人需求越来越多,从一个事事躬亲者变成了不能“自理”的人,总认为享受超标待遇恰恰是“有面子”、“有位子”,当上了领导就只需操心“大事”;而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自我催眠和众人追捧之中,许多领导干部便渐渐迷失自己,凡事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享受怎么来,难以掩盖的作风顽疾转眼就衍化为贪腐问题,违纪违法还迟于自知。

所谓“福兮祸所伏”,安乐之下往往便是歪风袭来之时,为官也好、做人也好,尤须树立一种勤勉意识,对于骄奢享乐坚决规避,务实而自强。诚然,各类诱惑何尝不是一颗颗“糖衣炮弹”,而恶习歪风一旦侵扰,往往也就让人懒了下来、松懈了下来,生活与工作“不能自理”还是小事,就怕懒得清廉、懒得自律、懒得修身、懒得尽责,久而久之便也就殊途同归,成了法纪监惩之下的“反面教材”,造成的浪费和各类贻害更是不浅。

不过,对于类似作风顽疾,在切实教育之下,也必须从日常出发加以警惕和防治,特别是结合由中央“八项规定”起定立的从简之风,要浸润到领导干部的生活细节和工作态度中去,狠抓“小毛病”,预防“大问题”,给一些有心搞特殊、有心享受高规格的官员治一治“娇贵病”,怕了、不敢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而一旦处处塑造出不攀比、不跟风的环境,许多“领导”便也就伸得开腿、张得开嘴,做个自己动手的普通人了。

上一篇:个性官员不能失去共性    下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干部
反腐动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作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锐器
贵州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教育 重拾信心再出发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