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党章中读出的三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6-09-08 10:2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学好党章除了要系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还应抓住重点,本文试就从党章中读出的三个关键词:全面从严、规矩方圆、生死存亡加以解读。

  全面从严——党的建设新态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形势的发展、人民的期待,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条主线”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基本内容”是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科学布局,它们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基本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和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事实证明,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基础在全面”就是指,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紧密结合,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要有机统一,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要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覆盖全部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覆盖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关键在严”就是指,党的建设要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上下功夫。思想上要把好“总开关”,作风建设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反腐败斗争要“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有腐必反,除恶务尽”,把教育严、标准严、执纪严、惩治严、制度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害在治”就是指,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全党同志共同的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领会把握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自觉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严起来,常补精神之“钙”;在作风上严起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行动上严起来,做到时时严、事事严、处处严,不断改进作风,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规矩方圆——党的纪律要求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具有自觉性、强制性、统一性的特点,建立在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以服从为前提,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纪律规矩;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全党、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同样需要纪律规矩。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守纪律、讲规矩。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目前,我们党已形成了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纪律体系。党的纪律要求主要体现在党章以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其他一系列党内法规,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中。

  理解贯彻党的纪律规矩,要把握两点。一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打头、管总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重点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积极与“七个有之”现象作斗争。二是时刻铭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是最低要求,党纪严于国法,不能用严格的纪律管住自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带头遵守法律就无从谈起。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爱护,防止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悲剧发生。

  执行纪律、维护纪律,党组织责无旁贷。党组织要履行好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对党章、准则、条例等法规的学习,知敬畏、存戒惧,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把严守党纪作为干事创业、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在自身模范遵守纪律规矩的同时,敢于同违反党章党规的行为作斗争。

  生死存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凝聚党心民心,才能汇集起推动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任务需要提出新的作风要求,不断丰富发展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力保证了党的事业的顺利推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三大优良作风和“两个务必”精神,这些好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以保持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驰而不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集中整治和正风肃纪相结合,下猛药、祛沉疴;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着力抓常抓细抓长,取得了党和人民满意的显著成效。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和突出任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最鲜明特点,就是一方面坚持深入持久抓作风、改作风;另一方面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这是因为,不正之风是腐败堕落的温床,抓作风治理,才能在源头上遏制腐败;加大反腐败力度体现了中央坚强决心,能够形成震慑效应,为改作风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证明,抓作风和反腐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有助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和政治生态。

  党风廉政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建读物出版社 文龙 孜耘)

上一篇:以问责追责常态化促管党治党严紧硬    下一篇:不因换届影响埋头干事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