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曝光典型案例推动“信访”更实为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2日14:4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国家信访局向社会公开曝光了5起信访事项督查问责案例。案件集中反映了多个省市存在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领域的问题,29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谈“信访”而色变。许多人由“信访”,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和人的尖锐矛盾、官与民的激烈对抗,甚至认为信访是“人治”而非“法治”。这一方面与信访所解决的问题本身千头万绪、利益关系复杂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过程和结果公开不到位、效率低下造成的。而此次国家信访局公开曝光5起案例,恰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效果。

首先,曝光典型案例有助于加强信访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信访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阳光不仅是最好的防腐剂,更是增进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提升信任的最有效途径。通过5起案例,老百姓看到信访部门并不是空壳子,不是花架子,为解决问题“也是蛮拼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其次,曝光典型案例、实现公开透明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在于借此倒逼相关责任人着手解决问题,明确各方责任,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轻则劝勉谈话,重则纪委调查,5起案例无一例外,突出了对结果的重视、对过失的追查。同时,以这些信访案例为标杆,也为解决相同类型的纠纷和矛盾树立规范、形成依据、明确标准,有助于更高效、更快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信访事项督察督办落实机制。

最后,曝光典型案例有助于在实质上化解矛盾,令老百姓打心眼里满意,同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信访群众依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建议。借助典型案例,能够实现以案释法、以案说理、以案诉情的最佳效果。正所谓法越讲越通,理越辩越明。曝光的典型案例的背后,宣扬了只有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曝光信访事项督查问责案例是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的总体要求,为新时期开展信访督查督办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只有坚持公开透明、责任明确、依法依规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信访工作的社会功能,维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上一篇:突击式创建的“面子工程”必须喊停     下一篇:督查问责要专治“不作为”和“乱作为”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