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曝光典型案例推动“信访”更实为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2日14:4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国家信访局向社会公开曝光了5起信访事项督查问责案例。案件集中反映了多个省市存在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领域的问题,29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谈“信访”而色变。许多人由“信访”,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和人的尖锐矛盾、官与民的激烈对抗,甚至认为信访是“人治”而非“法治”。这一方面与信访所解决的问题本身千头万绪、利益关系复杂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过程和结果公开不到位、效率低下造成的。而此次国家信访局公开曝光5起案例,恰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效果。

首先,曝光典型案例有助于加强信访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信访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阳光不仅是最好的防腐剂,更是增进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提升信任的最有效途径。通过5起案例,老百姓看到信访部门并不是空壳子,不是花架子,为解决问题“也是蛮拼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其次,曝光典型案例、实现公开透明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在于借此倒逼相关责任人着手解决问题,明确各方责任,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轻则劝勉谈话,重则纪委调查,5起案例无一例外,突出了对结果的重视、对过失的追查。同时,以这些信访案例为标杆,也为解决相同类型的纠纷和矛盾树立规范、形成依据、明确标准,有助于更高效、更快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信访事项督察督办落实机制。

最后,曝光典型案例有助于在实质上化解矛盾,令老百姓打心眼里满意,同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信访群众依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建议。借助典型案例,能够实现以案释法、以案说理、以案诉情的最佳效果。正所谓法越讲越通,理越辩越明。曝光的典型案例的背后,宣扬了只有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曝光信访事项督查问责案例是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的总体要求,为新时期开展信访督查督办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只有坚持公开透明、责任明确、依法依规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信访工作的社会功能,维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上一篇:突击式创建的“面子工程”必须喊停     下一篇:督查问责要专治“不作为”和“乱作为”
反腐动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运河星谱:数字涟漪里的千年廉脉
勤俭廉善,家风流芳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