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我们自信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15: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后,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的树立显然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也成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

  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本身就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新中国的文化纲领,即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离不开对旧有文化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使许多原本濒临消失的文化得以保留,还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激发了新的创作热情,涌现了大批反映生活广度和深度的新作品,对文化普及与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水平与自信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养成。新中国成立前,广大民众基本缺乏受教育的权利,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旧有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大力发展新教育,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迅速发展,其中工农业余教育即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特别是经过持续不断的扫盲,不但广大工农群众获取了文化知识,整体人口素质得以提高,还为此后他们通过知识技术的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奠定了重要基础。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确立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涨。1956年4月中共中央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随后中共八大又进一步强调要求予以坚持贯彻。这调动了人们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知识分子的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非凡成就,文化自信极大提高。许多优秀的经典文艺作品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如文学作品《林海雪原》、话剧《茶馆》、电影《五朵金花》、动画片《大闹天宫》、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剧《江姐》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改革

  创新中进一步发展

  “文革”结束后,经过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思想解放,及一系列文化政策方针的调整改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又迎来新的改革创新与繁盛时代。文化繁荣的典型代表莫过于刚进入上世纪80年代即兴起的“文化热”,各类文化研究机构、刊物、著作等如潮涌现,其发展与影响已然超出传统文化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文化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和战略高度的提升,无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又一大创新。此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特征。中共十五大又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又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中共十五大还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亟须文化体制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通过一系列步骤措施,推动了艺术表演团体体制和文化管理制度的改革,培育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逐步建立了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创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而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此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对外影响力逐渐扩大。在欧美,“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等的举办已经成为其文化生活的一项内容。至2015年12月,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500余所孔子学院和近1000余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发展的动力

  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树立与增强,这种自信反过来又促进和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新,它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上建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开放性、包容性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不忘初心的信念,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作者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上一篇:福建福州:开展"树清廉家风 立崇廉家规"    下一篇:"家风隽永 德润金陵"之八:君子慎独 立
反腐动态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廉政法制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最高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