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假“乾隆”诈骗4000万元太拙劣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8日09:0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背景:年过五旬的男子万健民冒充金融业大拿,伙同另一名冒充乾隆皇帝的男子刘乾珍,诈骗一名富婆超过4000万元。刘乾珍谎称自己是乾隆皇帝,吃了长生不老药,活了300多岁,掌握着大清皇家的大量资产,不过这些资产被冻结了,需要找人投入启动资金……目前,此案在深圳审理。

广州日报发表谭敏的观点:这桩骗局和香港富婆重金求子、清朝格格手握数亿皇家遗产需要解冻资金之类的骗局如出一辙,其招数并不高明,之所以会让人屡屡中招,原因就是一个字——贪。在这起案件中,受害者的老公产生过怀疑,认为一个人怎么可能活到300岁。可是,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而且就是砸中了我的侥幸心理战胜了理智,贪欲蒙住了他们的眼睛,也让他们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骗子也就是抓住了受害者的这种心理,一开始让你花点小钱,再给点甜头,让你越来越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一步步走入他们设好的陷阱中。在这样的骗局中,受害者损失惨重固然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自己禁不住诱惑,才会落入骗子的圈套中。再严厉的法律也杜绝不了骗子的出现,要让骗子不再得逞,还是要加强警惕,不要随便相信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儿。在诱惑面前保持理智,才能看得清骗局。

小蒋随想:此类骗局所编的故事其实“换汤不换药”,都是“国家宝藏”等你掏钱去“挖”。拙劣的戏码本来已属“拾人牙慧”,又弄出乾隆皇帝仍健在这种把别人当二百五的脑残剧情,居然有人信以为真上当受骗,还有富婆被骗走4000多万元,实在超出了正常智商人群的想象。有人说这是贪婪心理下的利令智昏,我倒觉得这是类似于催眠与自我催眠下的“认假为真,拒绝真相”。哪些人容易被催眠呢?这涉及心理学、潜意识等问题。只能说,总有个别人存在精神弱点,一些“神话”犹如精神鸡汤般“滋润”了前者的心田。一旦有人相信“神话”并为此倾力付出,其在主观上无法接受这是骗局的事实。因为,这不仅是宣布其付出的金钱与精力打了水漂,而且是对其“信念”的彻底否定。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人被骗数千万元——骗局犹如一趟飞驰的列车,上车容易下车难,哪怕一些人发觉不对劲,也不会贸然“跳车”,自己很难及时“止损”。富婆被骗超过4000万元,印证了“脑贫”也是一种悲哀。

 
上一篇:收粮许可门槛别太高    下一篇:"干部干贫困户看"致扶贫效益低
反腐动态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廉政法制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最高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