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三问白洋淀大面积死鱼事件:污染来自哪里 真相如何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0日 15:59   来源:法制日报   

  调查动机

  连日来,白洋淀大面积死鱼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当地群众认为,死鱼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水体污染,当地官方信息显示“水质检测无明显异常”。死鱼事件真相如何?白洋淀是否存在水污染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传说嫦娥把随身宝镜跌落人间,摔成大大小小143块,化作白洋淀143个淀泊。然而,如今的大面积死鱼事件却让白洋淀这一美丽传说蒙尘。

  8月以来,河北省白洋淀部分淀区相继出现死鱼现象,其中安新县新安镇留村一处养鱼场死鱼超过6万斤。对此,安新县官方表示,“养鱼场及周边水质检测无明显异常”。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06年以来,白洋淀已发生多次大面积死鱼事件。此类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背后,是多年来困扰白洋淀的水污染及其他生态环境污染窘境。

  一问

  为何发生死鱼事件

  此次发生死鱼事件的留村村西水面位于白洋淀上游,村民张蕊一家在3年前承包此处100余亩水面,养殖花鲢、白鲢、草鱼和青鱼。今年8月8日起,张蕊家的渔场开始出现大量大鱼肚皮泛白、漂浮在水面的情形。截至目前,死鱼已超过6万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

  8月17日晚间,安新县委宣传部向媒体通报称,受近日降雨及天气变化影响,8月2日、11日,该县分别接到圈头乡、安新镇个别养殖户报告,白洋淀淀区个别区域发生局部死鱼情况,经初步调查,死鱼涉及两户养殖户。

  对于死鱼事件发生的原因,通报表示,经河北省首席水产专家等采样、解剖、化验,确诊该县死鱼为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缺氧死亡。安新县环保局对事发地及沿岸进行了排查,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死鱼鱼塘及周边河道水质进行抽样检测。经查,周边及沿线未发现污水排放企业排水口,水质检测无明显异常。

  张蕊并不认可“水质检测无明显异常”的说法。她认为,事发时天气良好,可排除天气因素,鱼塘水质变黑发臭是最大元凶。作为佐证,她提出之前发生的死鱼事件的调查结果。

  2000年、2001年,白洋淀曾发生过死鱼事件。2006年2月和3月,白洋淀又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专家及河北省政府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对死鱼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随后,白洋淀又发生多次死鱼事件,2012年8月的死鱼情况尤其严重。

  针对村民所说的水污染导致死鱼,记者从安新县环保、水产等部门了解到,事实上,死鱼事件在白洋淀并不鲜见,但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年开春后是此类事件的高发期,主要由于淀内的水在冬春季达到最低点,养殖户大量投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含氧量减少,大一些的鱼很容易窒息而死;冬季降雪容易在淀内形成乌冰,这种冰透光率很差,影响水藻的生长,一些小鱼缺少食物被饿死。此外,上游河道有污染物下泄到淀内,大量有机物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也是造成死鱼的重要原因。

  保定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郑学雷告诉记者,近年来白洋淀富氧化问题非常严重,此次发生死鱼事件的水域并非养殖区,底泥、死植等对养鱼都存在风险。

  据了解,水产养殖一般应在Ⅱ类和Ⅲ类水质,Ⅳ类水质养鱼就存在风险。而据河北省环保厅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重度污染。

  二问

  水体污染来自哪里

  白洋淀的水质正在逐年恶化。河北省环保厅历年发布的《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白洋淀水质在Ⅳ类到劣Ⅴ类之间。此后,白洋淀水质一直持续在劣Ⅴ类,只有2014年有6个监测断面水质在Ⅳ到Ⅴ类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白洋淀的主要水污染物已经从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变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总磷是水体中磷元素的总含量,主要来源于大量含磷工业污水的排放。前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后者则会引起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水体富营养化。而这也是造成死鱼事件的直接原因。

  2006年白洋淀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后,当时河北省环保局对外通报了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表示造成白洋淀水体污染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保定市区每天产生的25万吨生活和工业污水中约9万吨污水未经集中处理排入白洋淀。另外,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满城、蠡县等12个县(市)均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白洋淀。二是满城县特别是大册营镇造纸业发展失控,污水进淀,造成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长年偏低,且当年补水较晚,导致淀区污染物浓度升高,水质恶化。四是部分工业企业超标排污和保定市银定庄、满城县大册营镇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特别是保定市新市区所辖28家造纸企业有27家外排污水不能实现稳定达标。

  近年来,在河北“利剑斩污”和产能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量污染企业被关停,尤其是水污染严重的造纸行业被大力整顿。然而,白洋淀的水污染并未停止。

  2015年5月,时任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赵冀中向媒体表示,白洋淀目前的污染有三大原因:首先白洋淀上游缺乏清水补给,二是淀区内水区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三是保定市区内污水从上游府河汇入淀内。在这些污染源中,白洋淀上游蠡县和高阳县的皮革和印染工业已进行整治,皮革厂已被要求全部关闭,印染厂被要求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保定市区因为3座污水处理厂老化,处理能力下降,这3座污水处理厂争取在当年10月份整改完毕。

  安新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游污染之外,当地村民非法围埝、毁苇造田和无序建设问题也比较严重,影响了白洋淀的水域环境和水质自净功能,使得淀边陆地化、淀内沼泽化、淀中湿地化趋势明显,污染更加严重。

  三问

  污染整治效果如何

  白洋淀最大的整治行动发生在2015年。当年4月,环保部在检查中发现白洋淀景区内的诸多景点存在未批先建、未验收先投入使用等环境违法行为;上游河流仍有污水直排白洋淀,在安新县和高阳县交界处的孝义河,河水最终流进白洋淀内,环保部门多次在这里监测到水质超标;淀内生活的十万人也成为污染白洋淀的一大源头,在淀区两边大多数的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当、非法养殖众多。为此,环保部和河北省政府约谈保定市政府,要求其在2015年6月底前对白洋淀环境整改到位。

  据保定市环保局公布的消息,环保部指出白洋淀内19个项目存在无环评手续、未批先建、未验收先投入等违规行为。2015年7月,19个问题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同时,对于环保部要求的限期解决淀区群众生活垃圾污水污染问题,保定市政府投资5亿多元推进45个淀区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做到生活污水收集率90%以上,生活垃圾定点清运率达到100%。

  控污、截污、清污、补水是白洋淀整治的一贯做法。相关数据显示,保定市政府关停了上游满城上百家污染排放企业,使当地造纸废水排放量由近10万吨/日下降到1.5万吨/日,而且化学需氧量减少了90%;安新的羽绒加工企业淘汰了超过一半;国有大型企业天鹅股份关停了亚洲规模最大的4条粘胶长丝生产线,消除了每天2万吨污水的源头排放;保定市建成大型污水处理厂41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18万吨。

  处于明处的问题项目、生活污染、大型企业得到了整改,然而,处于暗处的小型企业的污染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整治。就在当地大力整改的2015年7月,有媒体发现安新县三台镇大量制鞋作坊仍在大量排污,大量污水通过井道排入淀内,固态垃圾直接堆在水边,淀内多个村庄仍存在积满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渗水坑,个别地方羽绒产业死灰复燃。

  安新县水利局一名马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系统的生态补水工程,近年来白洋淀基本维持在7米以上不到8米的水位,缺水问题得到缓解。尤其是今年7月下旬降雨过后,白洋淀水位有所增长,8月19日当天水位大沽高程达到8.45米。

  相对于6.5米的干淀水位,白洋淀目前存水量已有明显增长,这对淀内水质净化是一个利好。此次遭受损失的养殖户张蕊也正是看到近年白洋淀水位上涨,才承包水面搞起的围网养鱼。然而,在水位上升的情况下却仍发生了死鱼事件。不过,从长远看,缺水将是处于“九河下梢”的白洋淀今后的常态。

  河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白洋淀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保护不够与开发不好并存,当地仍以高耗水、高污染、高能耗的初级产业为主,水产养殖、水稻种植、小作坊生产和旅游发展比较粗放,作为“华北之肺”,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任务仍然艰巨。

上一篇:终身追责倒逼高管对国企“视如己出”    下一篇:民生银行员工私售产品致损失3200万 受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