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yan”进菜单,吃出多少腐败味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0日15: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襄阳市纪委消息:南漳县一国企用公款买香烟,耍了个小聪明,把烟写成“yan”,作为一道菜写进菜单,以规避检查。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8月18日央视网)

若点餐时看到菜单上有“yan1-40”“yan2-80”等菜品,相信绝大多数食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会点上一二,看看其“庐山真面目”。可令人意外的是,这道菜品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不过是香烟而已。而南漳佳丰粮油购销公司搞出这么多的花样,缘于明文规定“公务接待绝不允许公款买烟”,于是只得耍耍“小聪明”、搞搞“小变通”,在账单中将香烟消费改换成菜品消费,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公款报销。

公务接待本是件平常事,一定程度上对促进部门、地区间的交流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只要接待不违规、不违纪,对接待费用进行报销合情合理。不得不说,把本不属于接待范畴的香烟消费予以公款报销,是公权力一手炮制的“yan”进菜单大戏,吐纳之间弥漫着一个个“权力烟圈”,如此“按单点菜”吃出了满嘴的权力腐败。正如有网友调侃,“菜单中写‘yan’还不如写‘盐’,好歹盐还是味调料,也没拼音那么突兀,容易暴露……”

调侃归调侃,“yan”也好,“盐”也罢,但凡不属于公务接待范围的一切费用,“吃”下去的必定是腐败。就此案例而言,从2013年始,该公司已用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段公款买烟1286盒,共计支付烟钱36480元。与那些动辄上亿元的贪污腐败案例相较,3万余元的香烟消费确实是“小巫见大巫”,可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诸如这般“公款买烟”“权力吸烟”的行径,“点燃”的是权力边界,“焚烧”的是公权公信。

事实上,关于禁止公款消费香烟,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明文规定。可禁令之下总有“勇夫”,或存有“见面敬根烟,遇事烟开道,拉近距离好办事”的思想,或抱有“餐桌不见烟,面子抹不开”的心态,搞“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想方设法把香烟消费裹挟进公务接待。由此不难看出,禁止公款买烟,不缺禁令缺执行,不缺规定缺监管。

如此,要让公款“戒烟”,管好权力才是根本。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自觉遵规守纪、厉行节约,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权力约束监督体系,让党员干部不敢吸、没法吸。管住了公务接待中的权力手脚,公款中的“烟臭味”自然降低。对于“公款吸烟”者、“报销放行”者,要在执纪问责上严起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谁吃出了公款腐败、谁就要买单。

不可否认,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公开,就容易有猫腻。一切公务活动,相关消费款项都要从预算合理化和支出明细化上加以约束,通过健全财政预算、接待管理、报销审核等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控制和公款接待信息公开,从源头上管住公款的使用去向。同时要借助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力量,对公款消费行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督,避免其再次遭受“yan”的毒害。

上一篇:药品能否纳入医保究竟取决于什么?    下一篇:山西闻喜涑水花园小区 经济适用房质量差
反腐动态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廉政法制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最高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