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1日09: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978年秋天,广东惠阳地区的一位基层干部,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批评信。“这封信写得好,还可以写得重一点。下面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习仲勋不仅很快回了信,还将信转发各地,并委托省委一位书记到惠阳出差时与写信者面谈,推动解决来信反映的水利问题。“不要怕听刺耳的话”,习仲勋对待批评声音的态度,仍值得细细体味。

  古人讲,“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假如身上有缺点、行为有过错,不要怕被别人批评指出。接受批评才能改正错误,最终“两过都无”。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乡针对部队个别同志没有认真执行群众纪律的问题,给军分区司令员提了意见。毛泽东听说后,认为“这是天大的好事”,并鼓励群众多提意见,“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有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胸襟,才能成就“水唯善下能成海”的伟大。

  很多时候,群众的批评、抱怨可能不甚悦耳,背后却是他们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蕴藏着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殷殷期盼。当年,周恩来前往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调研,农民张二廷直陈浮夸弊端,“火药味”很浓。周恩来听完后,却动情地说,你是敢讲真话的人,咱俩交个朋友。其实,所谓尖锐的批评,无非就是言辞犀利一些,态度不留情面一些,问题提得鲜明一些。从改进工作的角度讲,这样才能更好地红脸出汗,最终治病去疾。

  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这就更需要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及时廓清模糊认识,及时化解怨气怨言,及时引导和纠正错误看法。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陈云说过,“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他自己“特别喜欢听‘坏话’”,原因就在于,“‘坏话’其实大部分是老实话。是写字台上的头条新闻”。的确,理不辩不明,反对的意见、刺耳的声音,往往是问题的“听诊器”,改进工作的良方,也许一时有碍所谓的“面子”,但有利于从多个角度考量,让决策在“交换、比较、反复”中更为缜密科学。如今,步入改革深水区之后,利益诉求多元、思想观念多样,更是要求我们能够包容不同思维,善于打捞“沉没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不可否认,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所谓的“耳根清净”,不善甚至不敢、不愿倾听群众的批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值得所有人认真记取:对于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上一篇:让公务员“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下一篇:罗志军:切实维护党章的尊严党规的威信党纪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