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保护举报人为深化反腐添动力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1日13: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保护和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工作。(据4月9日新京报)

十八大以来,中央针对腐败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并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贪官展开了一次次围剿,反腐肃贪的成效可谓是有目共睹。毫不夸张地说,浮在上面的“老虎和苍蝇”,经过几年的持续拍打已所剩无几了。由此不难推断,把潜在下面的“硕鼠与蛀虫”挖出来,必将是反腐工作的下一个重点目标。

如何将反腐向纵深推进?当然,光靠纪检、检察机关的力量肯定不行,还需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贪官都生活在群众当中,无论他们隐藏的有多深,只要露出了违法乱纪的尾巴,就休想逃过群众的雪亮眼睛。有了群众的相助,纪检、检察机关在逮“鼠”捉“虫”时,才能一抓一个准。

举报是公民的权利,但行使这项权利有风险,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举报人的信息遭到泄露,轻者会被穿小鞋,重者会带来牢狱之灾,甚至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像这样的事例,现实中并不鲜见。诸如平顶山市八台镇副书记吕净、石家庄市建委干部郭光允、山西“房媳”事件爆料人高勤荣等等,都曾为举报付出过沉重代价。

众所周知,查处贪腐案件,关键是要有线索来源。没有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保障,想把贪官污吏揪出无异于大海捞针。当下,群众不是不痛恨腐败,而是害怕被打击报复不得不选择沉默。要调动群众的举报热情,给予举报人完善的立法保护和制度支持,别让这些为正义而战的人流血流汗又流泪,正是公众的迫切期待。

此次,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无疑是对民意的一次有力回应。规定顺应反腐新形势,从8条措施对举报人实行严格保密,到3种方式对举报人实行严密保护,再到首次明确了“隐性报复”的具体情形,不仅给举报人撑起了制度保护伞,而且必会为深入反腐凝聚磅礴力量。

制度只有执行,才有生命力。如今,三部门设计的“保护令”已经发布,能不能对举报人形成有效保护,主要就看执行得严格不严格。把制度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那对腐败分子就是一种无形震慑。否则,制度只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看上去很美却不顶用,那群众即使有举报意愿也不敢贸然出手。

上一篇:有问题,主动向组织说清楚    下一篇:拿权力做“经营”无疑是自掘坟墓
反腐动态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843起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廉政法制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最高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