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拿权力做“经营”无疑是自掘坟墓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8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因受贿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重庆市渝北区台商工业园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刘天才说这样一句话:“有生意头脑没有错,错就错在把生意头脑用在了权钱交易上。”可以说,这句话发自刘天才的内心,是他对“经营”权力的忏悔。(2016年2月16日《检察日报》)

记得史学家说过,刘墉清贫,传千古美名,虽贫胜富;和珅贪婪,留万世骂名,富焉如贫。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因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而无所不为,这就像吸食毒品一样,越贪越上瘾,最终只能是敌不过贪欲,逃不过牢狱。善于“经营”权力的刘天才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不归路。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它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对党员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都要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是一个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话题,更是党员干部为政用权的基本准绳。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摆不正公与私的位置,理不顺权与责的关系,对权力缺乏敬畏之心、戒惧之意,不知天高地厚,把权力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在金钱面前做了俘虏。事实表明,权力一旦改姓,“私”字就会无限放大,公权之裂缝,就会被私欲一点点撑大。心存杂念,利欲熏心,势必恣意弄权,注定要身败名裂,人毁财空。陷入崇尚金钱泥沼的刘天才也没有跳出这一“贪腐定律”。他拿着国家的工资,却办着自己的私事;享受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却心安理得地做着权钱交易。殊不知,利用职权每捞一次,就等于向牢房迈进一步,这正像报道中所说的,他利用三峡库区移民机会大发横财、中饱私囊。靠着自己的生意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最终被自己的生意经送进了监狱,刘天才用不义之财交换了事业、家庭以及可贵的自由。这样的生意,无论手段再高明,也逃不出赔本的结局。

善于“经营”权力的刘天才用如此“赔本”的代价再次告诫我们:权力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正可谓,成也权力,败也权力。深刻吸取刘天才的惨痛教训,就必须谨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谨记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不是个人享受的资本;谨记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有“如履薄冰、似临深渊”之感。这是阻止党员干部走向权力任性的“防滑链”、“防护栏”。否则,就会像刘天才这样,在公权力与个人私利的抉择中,对党纪国法视而不见,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面对党纪和国法两根高压线而“带电操作”,最终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葬送,把自己的家庭幸福埋掉。

治病灵丹世上有,一错后悔药难寻。尽管今天的刘天才“肠子都悔青啦”,但也于事无补,只能留下警钟长鸣。身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宁走百步之远,不留一念之贪,始终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去的不去,确保权力不受腐蚀。

上一篇:保护举报人为深化反腐添动力    下一篇:"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反腐动态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843起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廉政法制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最高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