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祛除“打圆场”这一作风之弊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15: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月3日,有常州网友爆料称,在武进汽车城服务中心的车辆购置税窗口,国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竟然在上班时睡觉,引起网友热议。武进国税窗口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常州本地媒体采访时称,2015年12月31日,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打了个盹。(《现代快报 1月7日》)

梳理整个事件,1月3日,网友爆料,窗口负责人出来打圆场,以12月31日涉事窗口不对外开放为由,予以回应。后网友再次出击,驳斥事发时间为12月23日,直指窗口负责人搪塞包庇。最终,事情以真实的调查取证和纪律处分得以解决。然而,伴随着事情的发展和如今尘埃落定,政府的公信力却真正切切被侵蚀了。

打圆场,本是指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当亲人面对尴尬局面时,一句诙谐的话语能帮助化解尴尬,当朋友陷入争吵境地时,及时的出手相助能帮助化解矛盾,诸如此类的打圆场,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上述例子中,面对工作人员上班打瞌睡的错误行为,窗口负责人却错误地使用了打圆场,最终让事情结果“相向而行”。

同样是打圆场,为何生活中和工作上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究其原因,还在于目的不同。生活中的打圆场多是为了化解尴尬,而工作上,尤其是作风建设上,多为掩盖错误,逃避惩罚。

窗口人员上班睡觉,显然是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虽然身体不适、工作量大、家庭生活压力重等等原因可以理解。但正如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生活和工作要分开,不能将工作的烦恼带回家中,相反,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如果确实身体不适,可以按规定请假休息,或是请示负责人,暂时离开窗口稍作休整,甚至可以请示上级,依据身体状况调整岗位。只是一旦坐在政府形象窗口,切不可毫不顾忌的睡觉。然而,面对这样显而易见的违纪行为,窗口负责人却采用打圆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修改事发时间期望尽快消除影响,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在政府机关,其实此类打圆场现象并非个案,有下属为领导打圆场的,面对群众来访,说领导“开会去了”,有领导为下属打圆场的,面对下属违纪,说是“工作量太大”,有同事间打圆场的,面对督查暗访,说是“出去办事了”等等。“打圆场”现象的存在,多是因为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必“小题大做”,或是对何为真正关心同事的理解有偏,将包庇错误想当然认为是关爱,或是个人不敢担责,光顾着维护部门脸面,却忽视了政府整体形象维护。凡此种种错误观念和不当的打圆场行为,都是作风之弊,必须坚决祛除。

面对违纪行为,打圆场就是耍“小聪明”,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唯有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严明纪律,严守规矩,践行“三严三实”,才有勇气面对作风问题,才会主动祛除打圆场的行为,从而真正做到保护干部健康成长,推动部门依法依规运作,维护并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

上一篇:整“四风”,别成了“刮大风”    下一篇:领导干部“打干亲”玩的就是“圈子”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