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在2015流行语中倾听时代的心跳声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13:5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流行语,往往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一个时代的各种面庞。就在近几天,《咬文嚼字》编辑部按照往年惯例,发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除了“获得感”“互联网+”“创客”等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词汇外,“任性”“宝宝”“颜值”等网络流行语也相继上榜。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语言是生活的化身。”一个时代中,与人们最贴近的,无疑就是生活本身。从各类网购节催生的“剁手党”,到社交网络捧红的“网红”;从寓意天马行空、想象奇特的“脑洞大开”,到强调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的“主要看气质”,网络上的流行语,无不源自每一个人的普通生活。也正是普通生活点滴色彩的汇聚,才在时代的画卷中,书写下多彩的中国。可以说,“流行语”折射的是时代浪潮下,生命个体的种种境遇,是最真实也是最具体的生活话语。

如果说,个体的生活是时代画卷上的缤纷色彩,那么,改革的落地、政策的出台无疑就是时代画卷的底色。无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众多“创客”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还是“互联网+”作为国家大战略催生了一大批新产品、新业态,正是时代浪潮的出现,才为我们提供了勇立潮头,甚至是扬帆出海的契机。改革的目标、民生的希望,国家的发展、个体的机遇也由此连接在一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获得感”会成为大家追捧的热词。

当然,生活有多彩的一面,也有灰暗的角落。有些时候,艰辛和困难难免也偶尔会占据生活的部分,但不管怎样,它并非生活的全部,最多只能算是生活中的浪花。一些流行的用于,比如“然并卵”,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击中人们的泪点、触碰到柔软的内心,但它除了感叹工作的不易,除了哀怨生活的艰辛,事实上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反而只会成为人们精神的“负资产”。一言以蔽之,它们并不是,也不该成为主流话语。也正因此,我们才会看到,部分明显带着负面情绪、有意无意间会增大人们心理“阴影面积”的流行词汇,被排除在“2015年十大流行语”之外。这样的选择,也是对时代精神的负责和尊重。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当个体与国家紧密联系,当时代与命运相互激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时代的精神能够沉淀下足够厚实的河床。而流行语,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录。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倾听到时代的心跳声。

上一篇:脚力 眼力 脑力    下一篇:当官就不应当怕“树敌”
反腐动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