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贪官听到有人给家里送钱“很有成就感”,荒唐可笑!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5日15:0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多年坚持不懈地探索、拼搏,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当高校领导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追求个人私利,把财产、金钱、个人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每当听到有人给家里送钱,我才会从心里感到很有成就感。可以说,贪欲、追求个人私利导致我逐步走向犯罪深渊。这是原齐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同文的忏悔语。(2015年11月24日《检察日报》)

记得有哲人说过,人生道路坎坷不平,艰难曲折,很不容易,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善”有两方面的认识,一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满足自己的私欲,一种是严格要求自己,有制有节的生活。正如古人所云:“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必须就走向相反的方向,这个度就是合理合法。徐同文的惨痛教训再次告诉我们,追求无条件的私欲,必然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这也正是“高飞之鸟死于食,深潭之鱼亡于饵”的哲理所在。

试想,从2000年开始,徐同文就先后担任临沂师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和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这两所高校最终分别发展成为临沂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这足显徐同文的领导才能。与此同时,徐同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承担了多项国家经济课题和高教研究课题,成为博士生导师、省突出贡献专家,并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山东省委党校等机构聘为兼职教授,这足见徐同文的出类拔萃。照此下去,徐同文的人生“成就感”还会越来越多。然而,他却选择利用这些地位、权力和影响,以权谋私,走上了“每当听到有人给家里送钱,从心里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不归路。此等“成就感”不仅个人毁掉了前程、失去了自由,还要让家庭承受生活和来自社会的压力,更让组织多年培养的心血付之东流,令人扼腕叹息。

深刻吸取徐同文的惨痛教训,就必须清楚当今社会,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权力越大诱惑越多、风险越大,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做到“慎独”,特别在生活圈、社交圈等远离公众视线的私人空间,尤其要把握自己,练好在物欲横流面前不动心、不放纵、不越轨、不欺于“暗室”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监督,把监督看成是关心、爱护和帮助,真正做到从谏如流、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实养成在监督下行使权力的习惯,借助外力来帮助我们抵制诱惑,保护自己。

深刻吸取徐同文的惨痛教训,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当成一种人生修养,当成一种自觉追求。徐同文在忏悔中说道: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本应有依法治校、守法做人的基本素质修养,可我常以各种借口忽视法律纪律的学习,长期不学法,使自己成了实际上的“法盲”。活生生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静下来,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无法拒绝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

深刻吸取徐同文的惨痛教训,就必须时刻牢记“当官不求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的告诫,坚决杜绝“前脚当官,后脚开店”的思想和行为。徐同文之妻秦桂芳(另案处理) 利用其职权、地位在谋取私利的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与徐同文对其行为听之任之有直接关系。此案再次表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加强对亲属和家人的教育、提醒及约束,决不允许他们插手政务或打着自己的旗号牟取私利。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善待自己、善待家庭,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幸福更长久。

上一篇:李纪恒: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    下一篇:官员“小绰号”可能藏着大问题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