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5 10:34:31 来源:七一社区
农村基层作风,是党风政风在基层的反映。今年4月以来,浙江省温州市“接力”中央巡视,开展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活动,把监督层级延伸到农村基层“神经末梢”,发现问题查办问题,处理了一批“白蚁”村官,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好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村官连芝麻绿豆官也不算,然而“别不当村官不当干部”,由于村两委是村民自治组织,村里大小事都要经过他们,因此,其实村官手里的权力大得很。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上面监督不到、下面监督不了等诸多因素,村官身上问题多多。有的工作作风粗暴,乃至自认为是“土皇帝”,作威作福,鱼肉乡里;有的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财产;有的违规买卖、出租集体土地,私分征地拆迁款。2013年温州市永嘉县曝出了10名村官瓜分了价值18亿元的316套安置房的惊天大案,是建国以来村级官员集体贪污的第一大案。
如果说大老虎弄权误国,损害了国家利益;苍蝇中饱私囊,阻碍了社会发展;那么这些贪腐村官,由于其腐败行为就发生在村民的身边,直接侵害着村民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损害的是党的执政基础,侵蚀的是党的执政肌理,其危害犹如白蚁而甚于白蚁。
村民苦“白蚁”村官久矣。比如,据统计,近年来温州市重复访、越级访和集体访中,80%以上来自农村基层;在党风廉政建设类群众来信中,90%以上反映的是农村基层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得不叫人严加防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基层民众无法直接观察“上梁”的行为,只能从对“下梁”的认知中间接推测。因此,如果作恶乡里、贪污腐败的“白蚁”村官,得不到及时的应有的惩治,那么人们就会不禁对国家声势浩大的“打虎拍蝇”行动效果产生疑问,动摇对党中央决意严肃吏治的信心。可见,小小“白蚁”村官,满足的是个人私心贪欲,抹黑的却是国家政权形象。严查“白蚁”贪官,是全面深入反腐行动的应有之义。
温州在全国首创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工作,既“骤雨打荷叶”,向服务大局、消除“四风”、化解信访、查处腐败四大关键集中发力,查办“白蚁”村官;又“疏雨滴梧桐”,“没有一巡了之,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问题整改,转化出反腐效果”,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制度等,从制度上圈起对“白蚁”村官的监督篱笆。这些做法,对全国的农村反腐工作都具有借鉴的意义。(作者:常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