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心中有民 好民所好

发布时间:2015-04-18 05:3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
  那满山遍野的木麻黄,成片茂密的防护林,是谷文昌造福东山人民的见证。在他的带领下,当地人民战天斗地,昔日“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的荒凉沙岛,换了天地,变成一个富饶美丽的生态宝地。
  “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做到心中有民。”在与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何止县委书记,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民”。
  本期《记者连线》便围绕“心中有民”展开。
  “对群众有利的事,再难也要办。” ——谷文昌
  “心中有民”体现在哪里?
  谷文昌以他的行动做出了最佳诠释:心系群众、为民造福。风、沙、旱“三座大山”横亘当前,大批群众流离失所,他忧心如焚,“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苦战风沙;他不怕政治风险,建议县委将被国民党抓走壮丁的“敌伪家属”改成“兵灾家属”,两字之差,天壤之别,一项德政,十万人心!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谷公’不是神仙、不是救世主,但老百姓就是这么敬他爱他,在他逝后代代祭奠他、怀念他,为什么?”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干部郝英杰的一个疑问,“引燃”本报新闻部网络平台。但马上郝英杰就自己做出了回答:“因为他无论做任何事,出发点都是一心为民。”
  云南省富宁县干部陆大计表示赞同:“‘谷公’关心民生疾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一切工作都以群众是否受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和家庭家族小利益盘算。”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江西省井冈山市纪委干部颜芳明表示,坚持“心中有民”,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根基永固。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向谷文昌学习,做到“心中有民”,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开展监督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监督执纪问责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讲讲“身边的谷文昌”
  视为大伙出力为幸福,永不“退休”的老党员魏方业
  今年77岁的魏方业,1992年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大法制信访室主任岗位上离岗。与一般党员干部离退休后就含饴弄孙、养花种草不同,他离岗不离责,退休后反而更忙活了。
  他20余年如一日,在周村区淦河桥头播报自己梳理的“新闻30分”,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法律知识,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固定听众群。为了把“新闻30分”做得内容更充实、群众更易于接受,他每天都要提前准备三四个小时。20多年来,他搜集的新闻、法律资料记满了190多个笔记本,近千万字。在义务宣传党的政策、法律知识的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对慕名上门寻求帮助的人,总是热情接待、无偿援助。近年来,他共接待咨询群众4000余人次、提供法律资料5000余件次,为许多人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
  魏方业这样看待自己“退而不休”、永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状态:“退下来还能为大伙出把力,这就是幸福。职务有退休,党员的身份不会退……作为一名老党员,更要做党的一名优秀战士!”(讲述人: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干部陈小伟)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敢闯新路,勇往直前。” ——谷文昌
  “心中有民”,还体现在干事创业利民谋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谷文昌,就是“民之所好好之”的典范。
  “挖掉东山穷根,必先治服风沙”。要治服“神仙也难治”的风沙,谈何容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奋战十余载,谷文昌终于带领干部群众在沿海建成一道防护林,把功成不必在我的“潜绩”,变成了泽被后人的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但永远不变的,是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情怀。当年老书记的选择,就是最生动的示范!”东山县第十八任县委书记黄水木对记者说,“作为谷文昌老书记的接班人,我们就是要继承其绿色事业,弘扬其红色精神,一棒接一棒传承好、发扬好。”
  “如今的东山,如何传承谷文昌精神?”记者问。
  “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4+1’主题活动,即‘重心下移访民情,包村包户全覆盖’‘求真务实敢担当,服务发展建新功’‘转变作风走前头,清正廉洁我表率’‘美丽东山是我家,生态建设在行动’和‘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专线’,把谷文昌精神转化为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推动谷文昌精神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黄水木说,沿着谷文昌的足迹,全县继续建设“生态东山”,去年又制定通过《东山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行动计划》。今后3年将着力建设生态优美、城乡宜居、产业繁荣、文化先进、活力迸发的生态旅游海岛。
  ■讲讲“身边的谷文昌”
  “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的山西省右玉县历任领导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右玉县,近代生态环境恶劣,全县森林覆盖率不到0.3%,水土流失严重,可谓穷山恶水。解放初,在“沙进人退”的逼迫下,右玉人民面临着举县搬迁的生存危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存条件,既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要求,也是县委、县政府立县执政的第一任务。
  张荣怀、王矩坤、张进义……苏连根,从第一任县委书记到第十九任县委书记,历任右玉县领导参与了一场绿化“接力赛”。他们坚持“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山川变绿洲”的信念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植树造林。
  60多年来,他们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精神,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带领群众在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上,书写了“塞上绿洲”的苍翠传奇。如今的右玉,森林覆盖率已达53%,成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种树是一件说起来再简单不过、看起来没有多少政绩的事情,十几任领导都在前任画下的“框框”里“打圈圈”,这在有些人看来,貌似没有出息。但是在右玉,当植树造林和群众的生存唇齿相依,是要个人的“显绩”,还是要群众的出路?历任县领导的选择和实践,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讲述人:山西省委干部于晋芳)
  “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要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必须深入群众,吃透情况。” ——谷文昌
  要做到“心中有民”,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看看谷文昌是怎样调查研究的?下村了解民情,一猛子扎下去就是好几天;坚持‘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河南省一名姓张的干部说,“这才是深入群众呐!看看如今一些干部,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调查工作不深入,在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时,‘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云南省景谷县干部潘凡同样表达了对走马观花调研、浮皮潦草决策的厌恶之情。他说:“‘心中有民’要不避民,要到群众有呼声、有意见、有诉求的地方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千万不要遇到问题绕开走、解决民生找借口、碰到矛盾就甩手,富饶之地经常去,穷乡僻壤永不走。”
  “要有一双能够看见民生疾苦的眼睛、善于倾听群众呼声的耳朵。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只有看到真实的情况、了解到群众真实的想法,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也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有一双善走群众路线的腿脚。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坐在同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交心谈心。”陕西省渭南市纪委干部秦渭平提出几个“要”。对此,江苏省邳州市干部刘建十分认可:“身为党员干部,必须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决策的意愿来自于人民、决策的红利普惠百姓。”

上一篇:毛泽东的抗战智慧与传统文化    下一篇:重建官商交往之道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