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优秀文化滋养政治生态

 
发布时间:2015-05-15 11:3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因为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
  政治生态现象,归根结底是一种内在于政治活动和政治领域里的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可塑的,通过引导、培育和塑造出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最大限度发挥政治文化对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转型,而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政治生态未能全面及时注入足够的正能量,而在某些方面陷入了失序状态。政治生态的恶化,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顺利实现必然产生一些反作用力。
  对此,党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作过生动、深入的阐述,政治生态不仅要治标,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更要治本,注重源头治污,着手建立一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我净化系统。
  一
  所谓政治生态,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纪律问题和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梦的全面实现夯实基础、铺平道路。
  随着中央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政治生态良性发展已经起步。但毋庸讳言,当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政治生态问题仍然严重,以致扼制政治生态恶化势头已到了刻不容缓、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政治生态问题,突出地表现为:
  买官卖官现象尤为严重,广为流传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等顺口溜,其实已成为官场非理性文化的潜规则而大行其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屡见不鲜,带病提拔、边腐边升司空见惯。
  结党营私的圈子文化并非孤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时有所闻,而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被一些人抛在一边。
  政治生态问题还包括:特权现象颇有市场、投机钻营不乏其人。此外,庸政惰政、弄虚作假等问题十分常见,导致了原则丧失、法纪废弛。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当前,有所好转的政治生态仍然很脆弱。政治生态的净化,必须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二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迥然相异的社会政治生态。
  400多年前的1583年,一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经过百般努力,终于将大明帝国之门推开了一道缝隙。他就是利玛窦。在明朝官署绅门之间游走几近30年,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在其去世前的1608年开始撰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一书中,他以冷静、客观、细致的笔触,回顾了其在华的近30年经历,特别是与各色官员打交道的情况,对明朝晚期廉吏守正与污吏贪鄙、宦官横行等官场生态,有着生动的记述和深刻的揭示。
  在这位西方传教士的笔下,既有热情而谨慎、乐于助人而又善于自保、爱财却又节制有道像岭西道王泮、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大学士沈一贯等传统知识分子,也有像江西巡抚陆万垓、两广总督郭应聘等官员,他们既不排斥传教活动,也不接受传教士礼物,而是以一种清风明月式的关系,表现出君子之交的清雅与淡泊情怀。
  然而,在其笔下展现更多的则是已经逐步走向式微的明末社会政治生态。一些大权在握、徇私枉法的地方官员或朝廷大臣公开索贿,“有时候,被告送给大臣一笔巨款,就可以违犯法律和正义而得以活命”。利玛窦在南昌时,他手下的郭居静神父就受到了韶州府“第三位官员(指董廷钦)”的勒索和报复,“他毫不迟疑地运用他的职权以图报复他认为是神父对他的侮辱。侮辱的根源是他怨恨当他想要他们的天文钟时,神父们没有把它留给他家。他接受了暴徒的诉讼,把教团的两名仆人叫到他的衙门,当着原告的面痛打他们”。
  还有一些官员就像今天我们社会中出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样,他们利用职权私贪暗占,比公开索贿者做得巧妙而隐蔽。比如两广总督刘继文,他还未到肇庆上任时,就将利玛窦等传教士遣回澳门,然后顺理成章地霸占教堂作为自己的生祠。
  对此,利玛窦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大臣们作威作福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都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自己所有的一切。”
  当然,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私人笔记、市侩小说中,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政治生态现象,也有着丰富的记载。尤其像晚清的《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讽刺、谴责小说,对官场的黑暗、世道人心的险恶,更是揭露得入木三分,分析得鞭辟入里。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每个朝代都有过相对清明的政治生态,也有过污浊腐败的政治乱象。前者确保了王朝的兴盛,而后者严重腐蚀了社会政治肌体,除少数所谓明主通过革除弊政实现了中兴之外,多数都直接导致了王朝的崩溃与衰亡。
  我们说殷鉴不远,我们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照镜子可以正衣冠,读史可以知兴替。改革开放以来,机制体制改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出现乱象和问题,应足以引起我们的震撼和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构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只能赢不能输的一场艰巨的战争。
  三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类社会特有的、也是复杂而饶有兴味的现象,就是文化。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换句话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由此可见,政治生态现象,归根结底是一种内在于政治活动和政治领域里的文化现象。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同样也是由沉渣泛起的文化糟粕造成的问题。反观当前的官场文化,很多问题的出现既令人啼笑皆非,又让人痛心不已。
  政治生态的重构,必须剔除文化中的河豚毒素,自觉选择先进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作为基因的重组、凝结与支撑。
  政治文化是可塑的,通过引导、培育和塑造出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最大限度发挥政治文化对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作用。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政治文化、政治文明的营养,为优化政治生态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另一方面,要合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促进我国的政治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并且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等具有深远指导思想的论断。
  一部中华文明史,有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成为维护国家统一、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它是我们重塑政治生态和政治文明的灵魂与基石。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就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德治”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提倡“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的德治学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无疑是儒家理想中的政治生态。
  借鉴和弘扬传统政治文化,要始终坚持立德修身来加强党性修养,坚持身体力行以德服众,用“道德力量”驾驭权力,坚持恪守官道以德为先,把道德修养、道德自律放在第一位。自觉做到心忧天下、情系苍生、勤奋敬业、清正廉洁,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凝聚力量,为事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古人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举措,更是政治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石。继承和创新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践行法律的积极性,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法治氛围,构建安全的政治生态系统,才能开创政权、民众与官员和谐共赢的崭新的政治局面。
  重塑政治生态,还要求我们全面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
  十八大以来掀起的“打老虎,拍苍蝇”反腐风暴,正在强力驱散我们政治生态中的毒素和雾霾,而要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以文化的力量重塑政治生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坚信,浩浩荡荡的文化活水定将孕育出光彩夺目的政治生态之花。(韦法明)

上一篇:红旗渠畔的沉思     下一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