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房价背后藏“隐形导演” 链家“阴阳戏法”涉嫌扰乱市场秩序
        当链家随着市场冷热,熟练地玩起“抬价”与“压价”的两面手法时,它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易服务者,更像是对市场价格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隐形导演”。从早先被曝光的“组团抬价”,到近日的“雇人压价”,链家的戏码不断翻新,但其底层逻辑始终围绕信息不对称与心理预期管理展开。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房产中介本应发挥促进交易、降低信息成本的作用。然而,当链家过度利用其信息优势,其行为可能对市场秩序形成干扰。
        在房地产交易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链家展现出对交易心理的深入把握。市场火爆时,通过组织“集中看房”制造房源紧张氛围,巧妙撩拨买家的恐慌心理;市场转冷时,则转向卖家,通过雇佣“假买家”低报价、延长交易周期等手段系统性地瓦解卖家的心理防线。正如一位市民感慨道:“之前是坑买家,现在变成坑卖家了。”无论市场走向如何,链家总能找到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而普通交易者则成为被动的一方。
        更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利用心理战术干预交易的模式,正有向其他行业蔓延的迹象。从金融产品的销售到各类服务行业的营销,类似的套路屡见不鲜。若不能及时遏制这种趋势,不仅将损害特定行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危及整个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
        链家能够持续进行此类操作,与其在市场中的份额及数据控制能力有关。高盛研究报告预测,其母公司贝壳的市场占有率将从2022年的27%增至2025年的30%。以上海为例,链家掌握着超过17万套二手房源信息,形成了一定的数据壁垒。
        这一优势给链家带来了两个发挥空间:一方面是控制信息,通过隐藏真实成交价、选择性展示房源,控制市场信息流动,使消费者不得不依赖其提供的、可能被加工过的信息进行决策;另一方面是影响规则,2025年推出的“房客分离”策略,表面是专业化分工,实则通过精细化分割房源与客源,进一步强化了其对交易流程的参与深度。
        当链家兼具交易参与者和信息掌握者的双重角色时,其行为容易引发利益冲突,自然缺乏推动信息透明的内在动
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很难保障。如果违规操作成为行业“潜规则”,守规矩的企业反而难以生存,这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理念下滑,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深层次的思量在于,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中介行业的规范程度关系到整体市场的健康运行。
        面对乱象,监管部门已有所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此类套路已涉嫌民事欺诈。上海市房管局与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已约谈链家等涉事企业,要求开展自查自纠;链家方面也承诺开展“整治虚假带看专项行动”。然而,过往经验表明,缺乏长效机制的表面整改,往往难以根除痼疾。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这恰恰是重塑行业生态、重建市场信任的宝贵窗口。要破此局,需多管齐下一强化反垄断监管:借鉴“北京市全域存量住房买卖经纪服务市场”的界定思路,精准识别和遏制区域市场垄断行为,防止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推动信息强制公开:建立权威、统一的二手房交易信息平台,强制公示真实成交价格,打破中介的信息垄断,让阳光成为最好的消毒剂。重塑行业伦理:推动行业自律,将诚信服务而非操控博弈作为核心竞争力,重建中介服务的本质价值。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介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并维护交易各方的信任。链家的“阴阳戏法”,短期内透支的是买卖双方的信任,长期侵蚀的则是房地产市场乃至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根基。要让房地产市场真正健康发展,需要监管的强力纠偏,需要行业的自觉自律,也需要每一位消费者的理性觉醒。只有如此,才能让“隐形导演”无处遁形,才能确保市场的“裁判”公正无私,让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能在公平、透明的规则下进行交易。

信网评论员秦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戏说“老登”——排队等待清算的老登统计大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