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陕西西安开展点题监督 精准施治纠“四风”树新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杜瑶 李楠 通讯员 党鑫


  陕西省西安市纪委监委开展“点题式”专项监督,从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入手,精准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四风”问题的表现和特征,立足要害“点题”监督,构建联动联查机制,不断推动监督工作靶向聚焦,在精准破题纠“四风”中促进作风建设,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靶向“点题”,让监督更聚焦更精准

  临近“五一”假期,一连几天,李霞都没挨办公室的椅子。李霞是西安市蓝田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多年一线工作经历,让她对纠治“四风”工作有了更多感受。她说:“每到重要节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都会组织监督检查。逢年过节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四风’问题容易冒头。”

  每年初,西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都会向全市纪检监察机构印发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方案。从去年开始,工作方案进行了改版升级。

  工作方案最后附有一份“点题式”纠治“四风”专项监督任务分解表,详细列明了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6类“四风”突出问题,选取12个纪检监察机构,设定“个性化”的监督课题。

  “以前确实没用过这种方式,起初,有不少同事打来电话,详细询问监督内容、方法步骤等情况。”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一直跟进“点题式”专项监督工作。据该室工作人员介绍,专项监督选取了12个不同类型的纪检监察机构,有县区纪委监委,也有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有派驻市级部门纪检监察组,也有市属企业和院校纪委。

  这好比是一场纠治“四风”的“考试”——由西安市纪委监委出题,相关纪检监察机构答题。

  在“点题”之初,西安市纪委监委综合分析研判往年全市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以及监督检查、审计、巡察、行业督查反馈问题情况,梳理出相对集中、区域行业特点明显的“四风”问题,要求相关纪检监察机构围绕本地区、本单位较为突出的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公款购买烟酒茶、提供超标准商务接待6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问题,开展“小切口”“个性化”专项监督。

  从抓准问题到分配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市纪委监委用同题共答、靶向纠治的方式来纠治“四风”。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郑玉彰看来,纠治“四风”问题必须坚持“小切口”破题、“点穴式”直击要害除“病灶”,才能更聚焦、更精准,真正严起来、实起来。

  各纪检监察机构迅速行动起来,针对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倾向性“四风”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出契合题目又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方案。如,蓝田县纪委监委和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围绕违规公款吃喝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高陵区纪委监委围绕违规公款购买烟酒茶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室组地”联动,组织各街道纪工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交叉监督检查。

  联动联查,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

  616张,这是去年5月蓝田县纪委监委联合税务部门梳理出的以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名义开具的餐饮发票数量。

  “我们查询梳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发票信息,并将有关信息转交县纪委监委各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逐条逐项开展核查。”李霞说,他们全面起底近3年来涉及违规公款吃喝的信访举报、巡察反馈、审计指出问题,对14件疑似问题线索起底核查。

  蓝田县纪委监委充分调动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信访、审计、税务、交警等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深入挖掘涉及违规公款吃喝的问题线索。“通过联动监督,进一步扩大了监督范围,也倒逼参与其中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纪法意识。”李霞说。 

  针对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西安市纪委监委构建起“大监督”格局,探索创建“纪检监察+税务+商务+市场监管”联动联查工作模式,自2022年7月至2023年底累计依托税控系统筛查发票信息10余万条,会同市场监管、税务、商务等部门执法人员联合实地检查9轮次,转办疑似问题线索157个,查实隐形变异“四风”问题38件。

  去年8月起,西安市纪委监委继续扩展联动联查工作机制的覆盖范围,联动的职能部门从3个增加至11个,不断健全“纪委+部门”联动纠治“四风”工作机制。

  “完善监督体系,让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机融合,也为系统解决顽瘴痼疾提供了具体路径。”西安市纪委常委杨立君说。

  经过梳理总结前期经验做法、几轮征求意见后,去年11月底,西安市纪委监委印发“纪委+部门”联动纠治“四风”工作办法,按照相关要求,11个部门分工明确,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定期移送问题线索,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行业监管贯通协同,精准发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长安区纪委监委围绕纠治违规滥发津贴补贴福利问题,推动纪律监督与巡察监督贯通融合、提质增效,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将联动贯穿巡察全过程。

  “巡前,我们向巡察办提供专项监督10个方面内容以及日常监督、重要信访情况;巡中,及时掌握、迅速处置发现的问题线索;巡后,共同分析研判重要问题线索,反馈处置情况,党风政风监督室列席相关线索移交的专题商讨会。”长安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赵萌举例说,在一次巡察中,巡察组发现一家单位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决定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及时向区纪委监委反映了情况。

  随后,长安区纪委监委及时查处问题线索,给予相关人员党纪政务处分,并督促该单位修订完善财务审批管理制度,严格费用审批报销流程。

  就此次纠治违规滥发津贴补贴福利问题的实践而言,长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会林深有感触:“‘纪巡’联动提升了巡察发现问题线索成案率和工作效率,推动形成有序衔接、协同高效的监督闭环,实现‘1+1>2’的效果。”

  风腐同查,持续推动纠治“四风”提质增效

  西安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杨晓荣认为,“风腐同查”是破解“四风”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案件中,涉案人往往先通过违规吃喝拉拢关系,再以收送礼品礼金、提供和接受娱乐活动等方式“加深感情”,最后发展到权钱交易、大搞腐败,甚至带坏一方风气。

  同在办案“前线”的灞桥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陈育波举例说,在查处席王街道郭渠村原村委会主任张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占集体资金的案件时,发现其违规领取津补贴的线索,最后进行了严肃查处。

  按照“点题式”纠治“四风”专项监督任务分解表,区纪委监委接到的“题目”是围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去年,灞桥区纪委监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监督,制定印发监督工作方案,涵盖全区所有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明确五类监督重点,提出五项具体监督措施,累计开展监督检查200余次。

  持续纠治“四风”问题,既要严查利用吃喝送礼搞利益交换等披着作风外衣的腐败问题,又“以案看风”,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西安市纪委监委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围绕纠治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开展专项监督,探索总结出了深挖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问题“四步检查法”。西安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对近3年来违规公款购买烟酒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交叉检查,全面查找违规违纪问题,全链条排查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

  西安市纪委监委通过“点题式”专项监督,形成了一套精准监督纠治“四风”的有效方法。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持续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及时掌握“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新形式,加强数据统计分析,精准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四风”问题的表现和特征,今年持续拓展专项监督内容,精准把脉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审计巡察中暴露出的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指定14个不同类型的纪检监察机构围绕7类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更加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如指定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和监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指定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围绕文物调查勘探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更加有针对性地分级分类开展整治,严防监督泛化,持续推动纠治“四风”工作提质增效。


上一篇:深度关注丨感受生态文明之美    下一篇:江苏海门:深入群众“捞问题” 提升巡察工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