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动态
更好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教化功能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为更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本期邀请专家学者从历史、党史、敦风化俗等角度,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教化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许家星
  历史上教化的基本方式

  教化是儒家思想的根本。儒学既是教化的哲学,又是哲学的教化。儒学的教化以天道性命之学作为其形上基础,强调理性人文主义的精神,为人的存在寻求超越性的基础,通过德性的完成实现存在的真实。经由教化工夫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从而达到内在超越的自由之境。

  身教重于言传。儒家的圣人是教化之师,也是道统的代表,儒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作为教化的典范。在儒者看来,圣贤的存在是开展教化的首要前提。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说“见贤思齐”。皆突出了君子、贤人的示范意义。《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清晰地阐发了教化者的意义。教化者先自我教化,光明其德,在明己德基础上,再推己及人,以教化革新百姓污染之德,以同归于至善之境视为教化的终极目标。

  经教是传统儒学教化的基本方式。儒家经典具有崇高而神圣的意义,“经禀圣裁,垂型万世”,经过圣人之手而成,体现了圣人之道。读经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通经以明道。儒学教化依托六经展开,经典传习成为儒者教化的重要方式,它注重礼仪规范、文化知识和道德养成,尤重伦常教化。南宋朱熹建构的《四书》学成为儒家经典教化的首选。

  与身教、经教相并行的,是直接扎根现实生活、发挥真正持久影响的礼乐教化,简称为礼教。孔子的六艺之教,首为礼乐。孔子视德礼为治国根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可以教化民众于无形,使之远离邪恶而安于道德。礼主要是别差等、明亲疏、定秩序,乐则与礼互补,以合同异为主。“乐者天地之和”,道出了乐所具调节情感,情以化成的意义。儒学通过适用于不同情境下的礼乐仪式,使得人成为礼乐的存在,礼乐也成为文明的标志。礼乐制度作用于百姓日常生活中,使得儒学思想于无形中而深入人心,发挥了化民于无形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强调要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文化的本质是观念形态,属于精神领域,其特殊作用和独特功能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从而塑造个人,引导社会。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孔新峰
  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教化重在敦风化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激励我们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库。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有必要回顾华夏文明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廉洁二字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楚辞·招魂》有云:“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东汉王逸注曰:“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发挥廉洁文化教化的作用,就是增进干部“不想腐”的自觉,这是反腐败的基础工程与长效手段。

  发挥廉洁文化教化功能的重要关切在于敦风化俗,培育良好人格。让社会接受廉洁之风熏陶,这是一个良善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将党内廉洁文化的清风正气扩散到人民群众中,是培育良好社会风俗的必要举措,也是廉洁文化教化的必要举措。反腐败治理若仅仅依靠制度、法治等强制性手段,往往力有不逮。中国传统注重培育政治人的良好自我修养,以及培养良好风俗、风气。“廉洁文化”背后的中华文化基因,乃是切实强化社会贤达人士的自我修养,以及培育廉洁的“政治风气”“社会风俗”。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究其实便是要培育廉洁的政治人格。政治人物离不开“德”“能”“智”三要素。三者之中,“德”最重要,主要是指“秉公去私贯彻法令”;“德”的形成,全靠修养;修养的着力点,恰在学习历代名臣嘉言懿行。

  敦风化俗的关键在于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研究中国政治,应关注作为制度承载者的政治人,还应关注联结政治制度与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态,或曰政治风气。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家风、民风的综合反映。在“不敢腐”“不能腐”之外,建设廉洁文化,进而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能构成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注重源清流洁,由政治面拓宽到社会面,培育优良之社会风俗。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就是拥有强大的风俗敦化能力。培育廉洁的民风、家风,又能减少社会上的行贿、围猎之风,对党内廉洁文化建设有所增益。廉洁之流行,与其说基于条文制度,不如说基于文化教化、无形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由此可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党针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逐渐扩展成对全体中共党员的要求,最终扩展为对于全体国民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执政党领导之下的“更化”行动,力求在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实现同风共贯。政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政德理念传播的过程,本身也是执政党更新政治风气、敦风化俗的过程。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张晓飞
  党史上的廉洁文化教育

  回顾百年历史,党内廉洁文化建设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挥了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三个显著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1926年党中央发出通告指出,对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应该很坚决的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注重强化思想教育,向党员敲响“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警钟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对于指导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党内廉洁文化引领下,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了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行为约束功能。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只有树牢廉洁从政意识,才能够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奉公教育,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生动局面。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主张,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防止和克服搞特权,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心民心,“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成为人民的共识。

  环境净化功能。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弘扬清风正气,以培育深厚的廉洁文化土壤,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革命战争年代,《红色中华》等报刊就以“红板”专栏刊登奉公廉洁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事迹,以“反贪污浪费”专栏批评贪污、腐败和浪费等现象,营造清正廉洁的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清正廉洁的主流文化推动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新华社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掀起了全党全国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塑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风尚。

  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更加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一方面,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固本培元、凝心聚魂”,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党校培训、集体学习、党日活动等各种措施,潜移默化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

上一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发力、纵深推    下一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反腐动态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