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

来源:经济日报

□ 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的提示》称,近期个别网站发布“中国时间银行上市”等虚假信息,且有名为“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上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的地方推广公共项目平台时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并通过公开挂牌、媒体报道等形式进行宣传,社会影响恶劣。上述负责人表示,有必要出台并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予以明确细化,并进一步指导后续集中整改行动,严格落实合规要求。

        “银行主要功能是资金存储、融通,与其他机构尤其是非金融机构业务有着本质区别。如果其他个人私营机构任意借用‘银行’字样,就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构成市场不正当竞争,甚至可能被少数不法分子借银行之名行不法之实,损害银行部门市场声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有关部门严格规范“银行”字样使用,就是让各类型机构的业务名副其实,构建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广大民众知情权与合法权益。

        近年来,监管部门为规范“银行”字样使用,防范相关金融风险,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推进整改规范工作。2022年年底,中国银保监会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字样使用的主体范围、名称含义、整改规范、宣传教育、参照适用情形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现实中,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果不加以整治,可能会出现违法开办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行为,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事金融业务必须持有金融牌照、必须接受金融监管,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将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得开办“山寨银行”等行为有恃无恐。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形,应主动要求其及时更名,将“银行”替换成既满足合规要求,也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用词。目前,浙江等地已经在开展摘牌和更名工作,整改进展顺利。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各银保监局将积极协调并会同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开展整改规范工作,严格落实合规要求。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做好规范“银行”字样使用工作,清理虚假网络信息,整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上一篇:立法发力 为老年人架起“无碍”之桥    下一篇:三堂会审丨贪污与挪用公款之辨
反腐动态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加强清廉学校建设 营造立德树人优良环境
四川开展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 同题共答推动真改实改
吉林扎实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 查改治贯通除顽疾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廉政法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检党组与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举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沛林决定逮捕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