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副司长骗房补不追究刑责,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9日17:5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背景:近日,人社部党组发布了《关于专项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披露这样一件事:原任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去年因骗取住房补贴16.5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被免职。两个月后,该官员转任劳动保障报社副总编辑,行政级别仍是副司级,工资待遇大幅提高。目前,人社部已免去其职务,由劳动保障报社为其安排专项性工作,执行五级职员相关工资待遇。

新京报发表徐明轩的观点:这位副司长骗取住房补贴16.5万元,为何之前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没有受到刑事法律追究?骗取国家包括住房补贴在内的各种补贴,数额较大的,已然符合“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共财物”这个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量刑范围应该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个已经涉嫌诈骗犯罪的行为,当时为什么没有移送司法机关,而是仅做了党纪政纪处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向社会主动澄清,或者已移送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决定不立案的,请司法机关阐明其中缘由,避免对于司法公正的不必要误解。其次,因骗取住房补贴被免职,之后火线平级复出,这种“轻罚”也违背纪律处分的初衷。《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被免职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党纪国法面前不应该有“做老好人”的幻想,该处罚的就应该处罚到位,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就应该移送司法机关,否则国法刚性不存,党纪刚性不存。

小蒋随想:作为研究有关政策的副司长,当事官员竟然骗取住房补贴16.5万元,主观恶意性大,是典型的“懂政策并钻政策空子”。对于这样的违纪乃至违法者,本应从严从重惩处,以儆效尤。可到目前为止,给人感觉处罚手软。当事人第二次被免职,很难说不是因为有关方面难抵外界质疑与压力。然而,后续处理仍看不出“严厉”——“为其安排专项性工作”语焉不详,此人仍享受五级职员工资待遇。这样的处理难以服众,有悖于全面从严治党、严肃整顿吏治的高层方针。群众会想,涉嫌刑事犯罪只被给予党纪与政纪处理,是否避重就轻?在全面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背景下,本案是否掺杂了“关系人情”因素?有关方面应对此作出禁得住考量的解释。必须指出,法律的严肃性,行政的公信力,需要依靠一个个案例、点滴的具体行动加以树立。只有对某一性质的问题树立统一的评判与处罚标准并切实执行,才能使人们对某种行为的后果有明确预期。如果同案不同判,或者虽有法规却未必执行,必然会产生隐患和争议。

 
上一篇:“违法占地”乱象频出是处罚轻还是关系硬    下一篇:“吃点喝点”危害党风政风
反腐动态
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深度关注丨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聚焦民生所向,亮剑基层“蝇贪蚁腐”顽疾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以案为鉴明纪法 崇德尚廉育家风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廉政法制
青年派出所开展“忆军旅初心 聚共建合力”庆八一主题活动
国是大讲坛聚焦法治,付子堂系统阐释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成就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以法之名 陪你同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