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对受处分者 不能一棍子打死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1日09:0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陕西省洋县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被举报。缘由是他每月很少上班却照领工资,还和妻子开起旅行社。然而,有记者采访后发现,该干部因工作失误被免职已一年多,虽保留了公职,但组织部门却因其受过处分且年龄到了52岁,一直未给他安排具体工作。

  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力度的加大,全国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被处分。如何正确对待并合理安排这类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一直是摆在现实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对于受处分干部的“再成长”问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违纪受到处分后,往往被认为在同事面前“矮人一等”,在官场舆论中也不再是“好同志”,在人事任免上也很难再得到组织的提拔重用。但事实上,处分干部的初衷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对犯了错误的干部,各级党组织理应在思想上给予教育和帮助,在生活上也尽力关心、爱护。广大党员干部也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受处分者,而应当主动拉一把,让他们尽早走上正轨,发挥自身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员干部受了处分后只要积极改正、努力工作,照样有成长空间。正确对待受处分党员干部,就应该让他们再“上岗”或重新安排新的合适岗位进行锻炼,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哪里跌倒从哪里再爬起来”,也能促使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向其他党员干部表明,严管即是厚爱,严肃党规党纪是为了“治病救人”。

  对受处分者,不能一棍子打死。尤其是那些在受处分期间能用心总结经验教训,思想转变明显,工作态度端正的党员干部,只要符合规定,完全可以重新安排工作,甚至予以重用。

  正确对待受处分干部,需尽快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和有效的政策保障。党员干部被处分后,相关部门不应放任不管,更不能就地“搁置”或长期“闲置”,而应加强监督、任用与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对党员干部的“搁置”与“闲置”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党培养一个干部并不容易,即使是受处分者,也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特长,需要积极发挥其作用。受处分后,不要只看到“能下”,也要看到“能上”。而决定是否“上”的关键,则在于出台一系列配套机制与政策安排,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到“人尽其才”。

上一篇:实打实的反腐“红利”,让群众更暖心    下一篇:李纪恒: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
反腐动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