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基层官微为何要等到被“黑”才醒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4日09: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21日,有细心网友发现,江苏仪征、安徽明光等多地基层官方微博接连曝出某明星不雅照,而且内容基本一致。作为发布不雅照的政务微博之一,“迎江社区”所属单位扬州仪征市真州镇迎江社区向记者回应称,其密码被盗了,目前已报案。(《现代快报》11月23日)

  好好的官微,成了“艳照门”的游乐场,确实挺尴尬。作奸犯科者,自然会有网监和公安等部门来依法处理,但公众难免要问一句:为什么偏偏是基层官微屡屡遭遇黑客暗箭?

  究竟是其密码太简单,还是黑客太猖狂?这个问题暂不好回答。不过,那些出事的官微基本处于“僵尸”状态,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挂着“蓝V”的江苏仪征市迎江社区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内容非常少,除了最近更新的澄清说明外,上一则信息还停留在遥远的2012年。按照地方部门的说法,该社区官微是2012年在上级统一要求下注册并认证的。除迎江社区外,当地的天宁社区、红叶社区等也都注册并认证了新浪官方微博。然而,这些微博在完成注册后,同样基本处于停摆状态。这些官微要不是因这次黑客练摊而浮出水面,恐怕早就沉入信息的浩渺烟尘里了。

  基层官微被黑,和眼下的足协官网被黑,尽管性质差不多,但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是事出有因的“情绪报复”,前者则可能是闲置荒废的“警告”。官微被黑的故事并不鲜见,比如今年5月30日至31日,48小时内,河南商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官方微博连续转发几十条广告抽奖微博。这事儿竟能持续两天,直到第三天才删除了事——如此后知后觉,连官微都看护不好,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对黑客来说,“流氓会武术,挡也挡不住。”但被黑官微的层级与面孔,以及牵扯出的效能与价值,起码和密码被盗的情节一样,值得关注。不过,基层官微被黑,想想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其实,这就和数年前的基层官网被黑一样,撂荒长草的地方,难免会成为创作《聊斋》的好地盘。这样的官微,本来就不是民意集散地,更不是官民互动的信息通道,不过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逡巡的目光一过,自然无人搭理。要不是不雅照太过突兀,黑客随便挂条不痛不痒的地方新闻,可能当事部门自己都未必分得清假与真。

  今年10月30日,《2015年第三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50131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12602个,公务人员微博37529个。从大趋势上看,随着“互联网+政务”战略的推进,政务微博已成为智慧城市战略切实落地的重要入口,其应急响应能力、跨平台协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甚至成为现代公共治理的参考坐标。但不得不说,在这些海量官微里,常年沉睡或“植物人化”的官微也不在少数。民众是叫不醒这些真睡或假睡的官微,也只有黑客挂上惊悚图文,继而发酵成公共事件,其前世今生才会现出原形。

  从当年的“×长信箱”到政府官网,从眼下的政务官微到微信公众号,赶时髦容易,真干事太难。日常工作中的行政“德行”,基本就决定了网络化的行政“面貌”。谁能指望现实里“门难进”的一些部门,在官微上送来徐徐春风?

上一篇:该给组织部长多戴几个“紧箍咒”    下一篇:李明柱:人的道德修为来自于内心自律
反腐动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民日报评论员: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论: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强化作风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压实责任破瓶颈
压实责任促进担当作为 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以竹倡廉 清竹润检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
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法制
最高法发布第九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河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十项措施服务旅游经济
基层巡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征程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纪委监督执纪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以来110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普法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公安部联合举办2025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办理培训班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