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强调巡视工作要顺党心、合民意,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贡献。
笔者认为,王岐山的讲话发出三大信号,即反腐败进入新常态、从严治党有了新保障、纪律挺在前面有了新指向。
反腐败不是一个新词,但反腐败有了制度和措施保障就蕴含了新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央颁布巡视工作条例,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巡视组。但巡视的成效不是十分明显,基层干部群众中不少人认为,巡视也就是雨过地皮湿,发挥一个咋胡咋胡的作用。但十八大以来,常规巡视、专门巡视等新名词层出不穷,巡视的公示、曝光频频在媒体曝光,震慑作用之大前所未有,反腐败进入了空前高涨的状态,赢得了民心,振奋了党心。可以说,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重新明确巡视工作的定位、提出巡视方针,这是直接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说明反腐败工作进入了新常态,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一声雷,而是一种工作常态,是一个长效机制。
巡视工作是一个手段,一种方法,初级目的是反腐败,但核心目标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作风和要求,但现阶段的从严治党却是先前从严治党的升级版,正所谓“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摆几个花架子、喊几个口号了事,需要实实在在的制度和措施作保障。巡视工作就是从严治党的利剑,是一种武器,其本质就是要消灭敌人。腐败是从严治党最大的敌人,因此巡视的第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反腐败。腐败的根源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制度体制的弊端,但关键是不公开、不透明造成的,正如王岐山所言,解决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共产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要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巡视工作就是电子眼、千里眼,就是为了实现全方位的监督。
监督是一种责任,监督者本身也需要监督,首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肌体健康,这是对巡视工作的重大考验。打铁还需自身硬,搞好巡视工作必选坚持“纪在法前、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就是治本之策。抓好巡视工作为反腐败打开了一扇窗户,把纪律挺在前面,抓住了从严治党的牛鼻子。相信随着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入,就会唤醒全体党员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就能督促被巡视对象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能实现立行立改、抓早抓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能以问题倒逼改革,创新制度,强化监管,促进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