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窗
从“心”根除“为官不为”

发布时间:2015-06-25 09:39   来源: 人民日报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是一个重要目标。为官不为是一种心病,根子在思想深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根治为官不为,必须从开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作风建设驰而不息。对此,有的党员干部发出慨叹:如今当干部红线多、要求严、风险大,当官成本高,一不小心便会踩了地雷,与其傻乎乎地干,倒不如暂避风头。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思想上顾虑重重,以致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打折扣。此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前所未有,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进一步明晰。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党员干部对新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手段认识不到位、不充分,有的片面理解法无授权不可为,连必要的探索试验也不进行;有的主观臆断地把出台纪律、规则等同于制约工作,态度消极不作为。解决信心不足、畏缩不前、消极观望等问题,需要党员干部从认识自己的工作,积极担当,奋发有为。

  提升精神境界。习近平同志郑重告诫全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党员干部要经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经常反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补足理想信念这个精神之,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抖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解开思想疙瘩。从严治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决不是束缚人的思想、捆住人的手脚。,就是划红线、有遵循,凡是违背党的宗旨、党的章程、党的纪律的事决不能碰、不能做。只要是按规矩办事、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就对得起良心、经得起考验,就不会有触红线的担忧,不会背罪人的骂名。正如有些网友所说,当下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坏官不好受了;是做违规之事不易了,做规定之事更容易了

  澄清模糊认识。提倡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的是为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不是为了干净而不干事,而是提醒干部正确对待权力、秉公行使权力。实际上,这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保护。经济新常态下,不要过高增速,而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强调不唯GDP,目的在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放任GDP下滑、不要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管市场、提供服务天经地义。摒弃官商勾肩搭背,不是不要交往,也并非不重视商人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是强调官员要摆正自身位置,切不可用公权谋私利。只有从认识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甩掉包袱、轻装前进。

上一篇:王岐山强调“巡视工作”发出“三个信号”    下一篇:权重者不该再为“大师”添光环
反腐动态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