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权力任性猥琐导致权利极度萎缩,总不会恶心到定制人脸肤色的地步吧
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让人民权利繁荣兴旺才是正能量的……


廉政监督员  向新海


        一块招牌的颜色,竟能掀起一场权力的荒诞剧。河北三河市以“城市规划”之名,强令商铺禁用红、蓝、黑底色招牌,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迫“披绿”,商户自掏腰包拆旧换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沦为整齐划一的灰色景观。这场闹剧最终以市委书记被免职收场,但其折射的权力任性之恶、权利萎缩之痛,却远未终结。


“统一美学”背后的权力僭越


        从三河市的“颜色禁令”到上海静安区的“黑底白字墓园风”,再到湖北十堰的“阴间配色”,行政权力对商铺招牌的审美规训早已超出合理边界。三河市城管部门以尚未出台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为令箭,将“色浅、淡雅”的主观偏好包装成行政指令,甚至衍生出“红蓝犯忌”的玄学标准。这种“文件未至,执法先行”的操作,暴露了权力对法治程序的公然蔑视——规范性文件竟能凌驾于《广告法》《行政许可法》之上,商户依法取得的招牌设置许可成了废纸,经营自主权沦为权力审美游戏的牺牲品。  

        当一座城市的街头被强制刷成浅咖色与玫瑰金的“权力色谱”,当蜜雪冰城为配合朝令夕改的指令三天内两易招牌颜色,所谓的“城市美学”早已异化为权力美学。这种美学本质是官僚意志的物化:街道是官员的政绩展板,商铺是权力涂鸦的画布,而商户的财产权、市民的视觉权,不过是可随意涂抹的底色。  

权利萎缩:从招牌到生存空间的步步紧逼


        三河商户的遭遇绝非孤例。近年来,“统一店招”运动席卷全国:成都锦江区要求招牌“古色古香”致商家损失百万,郑州某街道强拆英文标识被讽“文化不自信”,沧州新华区黑底白字招牌让整条街弥漫殡仪馆气息……这些事件共享同一逻辑:权力以“规范管理”之名,行侵犯权利之实。  

        招牌颜色的选择本是市场自由的微观体现。红色传递喜庆,蓝色象征科技,黑色彰显厚重,多元色彩本应构成城市的活力肌理。但当权力以“视觉污染”为借口将其标准化,实质是以整齐划一的官僚审美取代市场自发秩序。更荒谬的是,这种干预常伴随巨额社会成本:河北商户自费数千元更换招牌,上海静安区政府花费百万统一“殡葬风”店招,公共财政与私人财产在权力的挥霍中共同流血。  

        而比经济损失更值得警惕的,是权利观念的持续萎缩。当商户接到“口头通知”便默默拆下招牌,当网民戏谑“下次该规定人脸肤色”,折射出的正是权利主体在权力威压下的集体犬儒化。行政指令越界时,法律救济渠道的堵塞、补偿机制的缺失,让民众不得不以“段子化”表达消解无力感——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温和的抵抗”?  

警惕“定制肤色”背后的权力癌变


        网友“定制人脸肤色”的诘问看似极端,却精准刺中了权力任性的命门:今日可对招牌颜色指手画脚,明日会否对服装发型立法规范?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某地曾以“文明创建”为由强剃老人银发,某县开展“窗帘颜色整治”统一悬挂红布,某市立法禁止“奇装异服”引发舆论哗然……权力对私人领域的蚕食,往往始于“为你好”的温柔暴力,终于“你必须”的刚性压迫。  

        这种癌变源于两大病灶:一是“家长式治理”思维根深蒂固,将民众视为需管教的孩子,将城市作为可随意捏造的橡皮泥;二是问责机制失灵,决策者不必为荒唐政策付出代价。三河市委书记虽被火速免职,但若缺乏制度性反思,继任者仍可能推出“黄紫禁用令”“圆角字体令”。正如法学教授托克维尔所言:“权力者总有一种扩大边界的本能,直到碰上坚硬的边界为止。”  

重建边界:让权力归笼,让权利生长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用法治锁住权力的任性。城市治理应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底线:拆除违规招牌需依据《城乡规划法》明文规定,颜色限制须有法定公共利益支撑,行政指导不能异化为强制命令。更重要的是,当权力越界时,司法应成为捍卫权利的利剑——商户状告三河市政府的“招牌维权第一案”,或许比一纸免职令更能推动进步。  

        城市的灵魂在于多样性。北宋《清明上河图》中酒旗招展、匾额争艳的汴京街头,今日东京涩谷霓虹闪烁、香港旺角招牌林立的视觉狂欢,无不证明:参差多态方为美之本源。真正智慧的管理,应是通过安全标准守住底线,而非用审美霸权封杀个性。当权力学会对市井烟火保持敬畏,街角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才能成为法治文明的温暖注脚。  

        毕竟,一个连招牌颜色都要“统一”的城市,又如何容得下思想的万千色彩?
上一篇: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    下一篇:贵州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反腐动态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