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人大代表热议最高检工作报告
“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追求的法治答卷,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宪法定位,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记者采访发现,从网络空间治理到民生权益保障,从生态文明建设到营商环境优化,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用不同视角勾勒出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守护公平正义的立体图景。

从治标到治本

刚性监督纠正执法司法偏差

“这是一份写满民生答卷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嘉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说,“最高检工作报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群众语言说话,比如检察机关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办理珠海樊维秋驾车冲撞行人案、无锡徐加金持刀杀人案等重大恶性案件,组织开展‘检护民生’、治理欠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既‘治标’也‘治本’,彰显了法治担当,体现了法治温度,充满了人文关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注意到,正当防卫已连续七年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逐渐深入人心。

“最高检工作报告里提到巢某将持凳追打的滋事者划伤、徐某将非法闯入家中对其持续殴打的施暴者砍伤等正当防卫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推动社会治理,以刚性监督纠正执法司法偏差,以法促治,彰显了法治智慧。”董宏涛代表说,“检察机关在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和深化检察公益诉讼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检察担当,切实践行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27.2万人。还提到最高检联合公安部督办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等重大案件,彰显保障社会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宽厚板材料公司职工郭文生表示,检察机关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办理跨国电诈大案,并强化大数据在电子证据固定、犯罪预警中的应用,构建起“惩治犯罪+行业治理”的双重防线,让法律监督穿透虚拟与现实的空间壁垒。

从办案到治理

守护公共利益“最后一公里”

直播推介宣传是否真实?网络购物渠道是否正规?平台外卖质量是否合格?……民以食为天,但频频出现的食药安全问题让人们忧虑不已。

“小案子里也有大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景滨认为,“菜篮子”“药盒子”的安全牵动人心。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检察机关开展食药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重点领域,着力纠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违规销售等突出问题,办理公益诉讼2.6万件。“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法律监督的触角越深,公共利益的防线就越牢。”侯景滨代表说。

“一条河、一片林、一方田,都是法律监督的战场。2024年,最高检会同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深入开展长江、黄河、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全流域协同整治。”作为辽宁公益诉讼检察宣传形象大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总编辑管旭对这些水环境治理专案印象深刻。

在管旭代表看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一案”牵动“全域”,推动关联案件协同办理,不仅督促整治污染企业,也推动生态环境恢复,让“九龙治水”变成“一槌定音”,这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从惩治到预防

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兼)何小鹏表示,对于我国企业在“出海”时可能遇到恶意抢注商标等行为,希望检察机关重点关注,加大对海外恶意抢注商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打击、保护、监督、预防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张晓代表表示:“最高检工作报告里提到,2024年,检察机关坚决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最高检督办31件重点案件。这些举措和成果,真正让民营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病院常务副院长、心内二科主任寿锡凌长期关注医务工作者权益保障问题。“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医保部门加强配合,依法维护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寿锡凌代表建议,“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提升检察工作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类案监督线索,推动监督从‘个案纠错’向‘系统治理’升级。”

“从‘就案办案’到‘抓前端、治未病’,检察机关通过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正在推动激活、升级社会治理效能。”多位受访代表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大数据赋能,深化跨部门协作,并加强对新型犯罪、民生热点问题的研判。代表们相信,当“敢于监督”的勇气与“善于监督”的智慧交织,检察机关一定能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生动的法治注脚。
上一篇:用数据和案例书写公平正义答卷!代表委员“    下一篇:打破“婚育之问”:湖南新规能否撕掉女性职
反腐动态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风雨无阻、奋勇前行的精气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纵深推进全国性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举办 “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讲授课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廉政教育
安源山下清风起
紧盯权力寻租本质 从源头加强防范治理 揭开期权腐败“隐身衣”
成都:以戏传廉 厚植清廉蓉城建设的文化土壤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顺利举办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用心用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推动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廉政法制
70余条真知灼见促司法审判工作发展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张某细强制医疗案   ——对继续强制医疗决定申请复议的处理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法治蓝皮书称2025年反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研究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国方正出版社415室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403961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