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遗迹遍天下,文化之魂永流传 |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仓颉的遗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文明的版图上。河南濮阳的仓颉陵、陕西渭南的仓颉庙、河南开封的仓颉相关遗迹……这些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民族对文字始祖仓颉的深深敬仰和无尽追思。
仓颉,作为黄帝时期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他创造了中华汉字,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仓颉的崇敬之情始终如一。这种崇敬不仅体现在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更体现在遍布各地的仓颉遗迹上。
河南濮阳的仓颉陵,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与仓颉庙东西相望。这里不仅是仓颉的安息之地,更是后人缅怀先贤、传承文化的圣地。陵前石坊上书“仓颉”二字,古朴庄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陵内的石刻、碑文,更是记录了人们对仓颉的敬仰和追思。
陕西渭南的仓颉庙,则是中国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它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水,占地广阔,建筑布局完整。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庙内的碑石众多,其中不乏金石学上的珍品。这些碑石不仅记录了仓颉的功绩和人们对他的敬仰,更成为了研究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除了河南濮阳和陕西渭南外,河南开封等地也有仓颉的相关遗迹。这些遗迹虽然规模不同、形态各异,但都承载着人们对仓颉的深深敬仰和无尽追思。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这些遍布各地的仓颉遗迹,不仅是对仓颉个人的纪念和敬仰,更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的伟大历程。在这些遗迹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仓颉的崇敬之情,更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些仓颉遗迹,加强保护和利用。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仓颉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这些遗迹也成为了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副局长易海 下一篇:迟日大委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